第二百九十七章 压力(2 / 3)

加入书签

表哥。”

那人是陈家的亲戚,手里提着一口大麻袋:“今年的红薯不错,我给大表哥和表嫂你捎点过来。”

一听到“红薯”

二字,戴容心中一阵烦恶,酸水又涌了起来,忙道:“你表哥在家呢,我有事出门,你自己去找他。”

天天吃红薯,她都吃出心理阴影了。

村两委大办公室。

这几日红石村的村干部们实在太忙了,他们正在筹建葡萄种植集体合作社。

下来之后,宋轻云和杜里美又和白马教授联系过几次,说了合作社和村民自愿自费参加实习基地的事。

他两人还有点担心白教授不同意,结果白老师很支持,说这是好事呀!

咱们就不说共同致富,带领全体村民奔小康的大道理。

就我们科学工作人而言,自然是希望实习基地越大越好。

没问题的,你们尽快把大棚和各项附属设置建好,我也好早点把种苗送过来。

天气要热起来了,季节正好。

白马那边没问题就好,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有多少家村民参与这个项目。

很快,名单登记出来。

红石村两百多户人家中有一百六十六户决定参与,占到总数的七成。

如此,葡萄产业园终于连成一片,上规模了。

当然,就目前而言只停留在图纸和杜里美的效果图上。

就他电脑里做的效果图来看,整个红石村山谷全是晶莹闪亮的玻璃大棚,给人一种梦幻之感。

“真漂亮啊!”

“就好象是个高科技的什么基地。”

村干部都大声感慨。

“杜老板竟然可以在电脑上画图,画得还跟真的一样,真了不起。”

“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杜老板你也是科学家啊!”

杜里美谦虚:“谈不上,谈不上,我以前是干工程的,做效果图只是基本的业务技能。”

宋轻云问还有四十多家人为什么不参加,刘永华说有三个原因:一是家里没有劳动力,贫困户有国家政策扶持还好说,不是贫困户的又没有劳动力的,别说种葡萄,连种水稻都恼火,平日就栽点小菜过日子;二是没钱,毕竟这种玻璃大棚造价太贵,动辄就要拿几万块钱出来,咱们村的穷人还是很多的;三是葡萄能不能种成能不能赚钱有人还心存疑虑,要等等看。

陈建国插嘴:“宋书记,要不我们村干部再动员一下,让他们都参加进来?”

宋轻云道,没必要,这事讲究自觉自愿,过得一两年,别人赚了钱,他们要想参加,合作社敞开大门欢迎。

如果强求,甚至采取行政手段,好事也弄成坏事,再说也不合法。

他有觉得奇怪,开玩笑说:“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加,人说红石村穷,可关键时候每家都能拿出几万块,这说明大家挺有钱的,我的扶贫工作是不是该结束了?”

刘永华苦笑:“这些钱大多是给人借的,到现在,村里除了有数几家日子过得不错的,几乎是人人身上背着大笔债务,宋轻云你可不能撂挑子走人。

你走了,大伙儿怎么办?”

陈建国也叫道:“宋书记你可走不得。”

宋轻云:“原来是借贷啊,我开玩笑的,别当真。”

“宋书记,有个事想问你。”

万新客拉住刚从地里回来的宋轻云问。

宋轻云:“什么事,你说。”

万新客说大狗不是评了残,每个月都有钱拿吗,最近市里发短信通知她,说大狗每个月的补助要打到社会保障卡上,所以他得一下手续,然后到银行激活。

别看万新客平时挺凶的,遇到这种大事心中却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宋轻云跟她解释了半天,不清楚的地方还打电话问了街道负责民政的同事。

最后,他直接用把所有的步骤发到万新客的微信上。

最后说:“万新客你就按照我说的程序走就是了,一天工夫应该能够办好。”

万新客:“宋书记,你什么时候进城?要不我母子搭你的车。”

宋轻云:“我后天才回单位上两天班,你等我才进城那不是耽误事吗?”

万新客有点忸怩:“宋书记,我和大狗还是等你吧!

最近家里有点困难,连路费都掏不出来。”

宋轻云有点惊讶:“你不是有退休金吗,每个月到点领钱。

哦,忘记了,你也要种葡萄,家里怎么弄得这么困难?”

万新客说:“是,我家是要种葡萄。

按说,我手头还有点积蓄。

不过,前些天每日都有人上门借钱,我把老底子都掏出去了。”

原来,参加集体合作社是需要投进去大笔资金的。

红石村的村民都穷,很多人全家上下也就一两万块,没钱又想干,怎么办,那就去借呗。

这几日,村里但凡日子还算过得去的人家都是高朋友满座。

老黄家、陈建国家、廖启明家、刘永华家……都是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