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横跨千年的博弈(2)(1 / 3)

加入书签

“正因为当地权贵的出现,使得原本就存在的负念对玄武城的影响进一步加剧,这座城市也因此逐渐偏离了原本的发展轨道,走上了一条注定无法回头的道路。”

负念魔的声音在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深深地凝视着脚下这座曾经繁荣昌盛的城市,仿佛能透过那层层叠叠的建筑和街道,看到隐藏在其中的种种黑暗和不公。

随着当地权贵的崛起,这座原本繁花似锦的玄武城,就像被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所笼罩,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在朱门高墙的背后,权贵们过着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生活,他们的酒池肉林里弥漫着奢华和腐朽的气息。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墙根下的平民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苛捐杂税像雨丝一样密集,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粮商们与官吏相互勾结,将米价抬高到原来的三倍,使得饥民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当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只能在街角啃食树皮时,官仓里的陈米却被源源不断地运走,化作酿酒的糟粕。

更有那些纨绔子弟,他们仗着家族的权势,在大街上纵马狂奔,全然不顾他人的安危。有一次,一个卖花的老妇不幸被他们的马匹撞倒在地,当场惨死。然而,这些肇事者却毫无愧疚之心,扬长而去,只留下受害者的家属在县衙门前跪了整整三天,苦苦哀求一个公道。可最终,他们得到的仅仅是县太爷的一句冷漠回应:“不过是误伤而已,何必如此小题大做。”

还有一位心怀正义的书生,他对这种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深感痛心,于是愤然写下了一篇名为《哀民赋》的文章,揭露权贵们的丑恶行径和百姓们的悲惨生活。然而,这篇文章却如同点燃了权贵们的怒火,书生在隔夜之后便被拖入了黑牢,而他的罪名竟然是“妖言惑众”。

市井之间,各种骇人听闻的传闻如瘟疫一般蔓延开来。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莫过于城东张屠户一家的遭遇。张屠户因拒绝将女儿献给知府做妾,全家七口竟在深夜被活活烧死。然而,官府的卷宗上却赫然写着“不慎走水”,这四个字仿佛是对张屠户一家的嘲讽,也是对正义的亵渎。

夜幕降临,这座城市的黑暗才刚刚开始。巡夜的兵丁们如鬼魅一般,挨家挨户地强征“夜防捐”。稍有迟疑,皮鞭便会如雨点般落在身上。百姓们在恐惧中颤抖,却敢怒不敢言。

城中最富有的盐商,其权势之大令人咋舌。据说,他能够随意调动衙役,而他家的护院更是横行霸道,当街打死了讨薪的脚夫,却只需赔上区区十两银子便了事。这简直就是对人命的漠视,对法律的践踏。

百姓们在茶馆里低声交谈,甚至连哭泣都要捂住嘴巴,生怕被墙上那“莫谈国事”的告示背后的眼睛盯上。那双眼,仿佛是这座城市的主宰,让人不寒而栗。

有流民不堪压迫,聚集在城门下请愿,希望能得到一点生存的空间。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骑兵的冲击。马蹄如雷,踏过之处,青石板上的血迹触目惊心,半月未褪。这是对百姓的血腥镇压,也是这座城市腐朽的明证。

直到后来,连人们赖以生存的井水都散发出一股铁锈味,就像这座城市正在慢慢腐烂的骨头,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在讲述完古早时期的一些事情之后,负念魔的叙述逐渐转向了当下的情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发严重。到了近些年,那些权贵们似乎变得更加狡猾和聪明了。”

“他们开始大规模地建房建厂,表面上是为了吸引人流、促进经济发展,但实际上却是为了更变本加厉地压榨底层人民。”

“这些权贵们看似给底层人民提供了工作机会,但实际上开出的薪水却极低,远远低于合理水平。而且,工作时长却长得令人咋舌,工人们每天都要在工厂里累死累活,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不仅如此,那些工厂主们还会以各种借口来克扣工人们的工资。比如,如果产品质量稍有一点瑕疵,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扣除工人们一大笔钱,这让工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在住房方面,权贵们建造的所谓廉价公寓,租金却高得吓人,远远超出了底层人民的承受能力。而这些公寓的居住环境却极其恶劣,空间狭小拥挤,卫生条件差,还时常会遇到停水停电等问题。然而,底层人民为了能有一个安身之所,也只能默默忍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不仅如此,教育资源也被权贵们牢牢地掌控着,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据为己有,使得普通人家的孩子们根本没有机会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些孩子们往往只能早早地进入工厂,成为廉价的劳动力,一辈子都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

“而医疗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品。一旦有人生病,那高昂的医疗费用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足以让一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瞬间倾家荡产。许多人因为无法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只能选择放弃治疗,眼睁睁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