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月面基地选址 (完)(4 / 4)

加入书签

光线的照射中,有着一个个穹顶,在穹顶中,有着一个个各种形状的立体绿植种植框架。

这是多么壮观啊!

谢云逸看着都觉得无比心惊。

在月球建这样的工程,流程很简单,但无不意味着在地球上的十倍于三峡大坝的工程量。

但考虑到月球的低重力环境,这样的工程貌似又可以理解了。

“当前距离目标:1.5公里”

谢云逸用楼兰号的测量工具测量了下那个未知的飞船起飞平台与刚刚路过的环形山边巨型大镜子的直线距离,他得出一个丝毫不出意外的结果:

1.9公里!

因为巨型环形山本来就是不规则的,而楼兰号此刻的飞行路线正是沿着巨型大镜子的排布方向而去的。

而作为被框选的目标,那个未知的飞行器起飞平台,在楼兰号直线前方的另一个较小的环形山中。

很快,目标便出现在谢云逸面前。

但很快,他就有点后悔浪费这个时间过来了。

也不对,怎么说呢,这个起飞平台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但这个飞行器,谢云逸就怎么看怎么不爽,因为它邋遢到连外皮都没有,金属框架清晰可见,只有几个核心的舱室用技术焊接起来的。

只见它缓缓起飞,24个引擎喷射的是微弱的蓝焰,光谱分析,最终的产物是水!

24个引擎吃力地缓缓把这个飞行器托高,感觉整个飞行器都在摇摇晃晃的,给人一种非常不靠谱的工作状态。

谢云逸现在满脸都是问号。

他想了想,等整艘飞船完全出现在倾斜的太阳光下时,才截了个图。

估计楼兰号的主控系统现在也是懵逼的。

早知道就开长焦摄像头了,还过来干嘛啊?

不过看了这玩意也被称为飞船以后,谢云逸就彻底放下心来了。

至少,证明无论大家的基础实力应该都大差不差的吧,地球的基础还没有被外星人魔改!

那么,现在该去哪儿选址呢?

一路上,见过了很多环形山,再结合之前从高轨道拍摄的照片分析,很明显,大家都在阴影中建立的基地,目的就是掩人耳目,而且他们选择在南极中建立基地,目的也很简单,月球南极有固态冰,这是现成的水资源与燃料资源!

但谢云逸不同,他有楼兰号,他有金属氢制造机柜,他有智能工厂。

他前期唯独缺乏能源!

所以,月球南极的永昼峰是最佳的选择,不过因为在南极,大家都没往能源这个方向上考虑,大不了烧氢气产生电能,或者干脆用核电也不为过。

月球可不需要考虑环境污染问题。

那么,对于他来说,沙克尔顿陨石坑的边缘位置的永昼峰可行吗?

这是个全年光照时间都在80%-90%的区域!

“让我找找,沙克尔顿陨石坑位置:南纬89.67度,东经129.78度,是这里没错了!”

谢云逸翻着楼兰号的框选地图喃喃道。

“楼兰号,去我框选的地方,如果低空的速度有限制,可以上高轨道,先拍照确认完我们再下去!”

“正在规划路径!规划完成。”

“正在前往框选区域。”

“拍照完成!”

当前轨道:1732公里

所在区域:目标框选区,南纬89.67度,东经129.78度。

耗时:72秒。

照片的像素裁切过后剩下有效的部分,大概还有1亿多像素。

谢云逸食指和拇指伸缩间,进一步拉大了图片,这时候再看之前看过的那个大的环形山,它就显得小了几圈了,而就在这个大环形山边上大概150公里左右的位置上,有着一个点,那是月球的正南极点,通过楼兰号的激光测距仪测试过后,永昼峰的高低点的落差有4.8公里之多。

但通过变轨,谢云逸并没有看到楼兰号标注有非自然建筑的框框。

这么久以来,他对楼兰号的标注可谓是深信不疑,楼兰号说,没有,那就搞个机器人过来实际探测下。

现在的时间已经快凌晨一点多了。

谢云逸既不是佳宇,也不如楼兰号的主控系统,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

他设置了个自动返回后,就躺沙发上睡着了。

谢云逸感觉与楼兰号的精神沟通真的有点费人脑细胞,没顶住几个小时,他就得休息,这个问题谢云逸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