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重工厂里的饺子(2 / 5)
念头一瞬即逝,不敢深想,也不愿深想,还很是奇怪自己怎么在异乡冰天雪地如此多愁善感,她有点冲动地对胖妇道:“大妈,你这些菜全加起来值多少?我都买了,等下你帮我送送到这两位老人家家里去,我再到边上买几刀肉。”
胖妇见生意上门,当然开心,许半夏看着也就不多的菜,放了一张一百块在桌上。
拉门出去,拉住两位老人,大声道:“你们别捡了,我让里面的胖大妈送你们一车蔬菜。”
两位老人不很置信,看着许半夏,见是一个毛头小姑娘,以为是开玩笑的,其中一个老妇和蔼地道:“姑娘,早点回家吧,家里人等着你呢。”
胖妇忙出来吆喝:“真别捡了,这姑娘好心,把我这儿菜全买了送你们呢。”
又对许半夏道:“姑娘,你买了肉也搁我车上吧,拎着重。”
许半夏笑笑,干脆一个店一个店地过去,一筐鸡蛋,整半只猪,两大袋面粉,两桶花生油。
看得那老妇抱住许半夏道:“姑娘,你别乱花钱,回去仔细大人骂你,我们不能白拿别人东西。”
许半夏笑道:“什么叫白拿别人东西。”
她一向最会见人说人话,多的就不说了。
付完钱,胖妇已经骑着车上路,许半夏见肉铺找零麻烦就拿了两片猪肝两只猪腰抵数。
买了他们那么多猪肉,就是白拿又如何?虽然许半夏不知道肉菜的价格,但奸商的本质还是在的。
本来手是插在口袋里的,不觉得多冷,可现在要拎猪肝猪腰,无奈,只得伸出戴手套的手晃在寒风里。
虽然有皮手套保护着,可薄薄一层皮,有等于没有。
几步下来,许半夏都觉得手快麻木了。
可又没法加快速度赶上胖妇的车,只有好事做到底,总不能交给两位老人拎吧。
两个老人追在后面一直说,只是他们说话说得快,许半夏只听懂一半。
偏生不巧,口袋里的手机叫响,只得腾出另一只温暖的手,接起电话,是赵垒的。
“胖妞,安顿下来了?感觉如何?“
许半夏夸张地嘶嘶地吸着冷气,笑道:“冻死我了,呼出去的气你知道会怎么样吗?在空中结成冰,就跟棉花糖似的一团,然后吧嗒掉地上,摔成雪花。”
赵垒笑道:“别胡说,我冬天时候去过鞍钢,不是没见识过。
怎么,你在外面吗?是不是外面在下雪很好玩?”
许半夏忙道:“不,我在宾馆附近大街小巷转悠。
对不起,我不跟你说了,手冻得发麻。”
赵垒听出她旁边可能有人不便,便收了线。
越近宿舍楼,四周越昏暗,照明着四周的只有从各家窗户漏出的几线灯光。
而那灯光透过玻璃,透过挡风的塑料膜,透过覆盖在塑料膜上的煤灰,也早就所剩无几。
不要指望有雪光反射着月光这等浪漫精致,城市的白雪,不出一天,就会被取暖的煤灰污染。
许半夏从机场到市区,一路就是看着田野的白雪由白转灰,渐成街边污泥的。
这么黑的路,又是坎坎坷坷的冰雪地,许半夏走得极其艰难,没多久,浑身大汗,比早跑效果都好。
不知什么时候,身边伸出一只手,挽住她的手臂,也就那么轻轻的巧力,许半夏便保持了平衡,黑暗中,有双黑亮的眼睛鼓励地看着她,温暖亲切,犹如记忆中奶奶的眼睛。
那是老妇的手。
走进宿舍区,发觉前后左右都是整齐划一的二楼水泥房,隐约可见围墙还是拿水泥大石垒起来的,坚固厚实,墙头围着一圈铁刺。
果然是过去的重点国企,那架势,以前谁家敢用。
许半夏没想到她是这样进的重机厂厂区。
还好老妇的家在一楼,不用硬着冻僵的关节爬楼梯。
打开院门进去,里面是干净整齐的院落,院子里种了两棵树。
胖妇与另外一个女人早就在着手把东西往里面搬,许半夏也上去帮手,此刻,猪肝的表面已经略略冻硬。
许半夏这才知道,一百块钱原来可以买那么多蔬菜,而又感慨,老妇一家居然连几块钱都拿不出,吃菜靠捡。
进屋,大家摘了帽子,才看清,两个老人一为老妇,一为老夫,都长得干净斯文,眉宇间隐隐有书卷气。
房间中央放着一个火炉,从钢板的缝隙中看去,里面正烈烈地烧着炉火。
一根铁皮烟囱从炉顶伸出来,在屋子中绕了一圈,通到室外。
取暖,靠的就是这烟道传热。
室内的温度不算太高,但总比外面暖和,手套已可以不戴,人也不必再佝偻起来,老先生老太太都恢复了笔挺的身段。
再一看,虽然衣服破旧,可打理得干净熨帖,衬着两张知识分子的脸,让许半夏有恍若隔世的感觉,仿佛时光倒转几十年。
房间虽然暗旧,可打理得干净,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挂着灰烬。
烧煤炉的屋子能这么干净,与住在里面的人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