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 天行有常 人心无度下(3 / 4)
几名将领过去,只说是学习,同时也避免军中出现不公的事情,权做监督,实际上,则等同于拉拢示好。
任何的一出戏里,总有黑脸白脸。
当初他对常胜军太好,就是没人敢扮黑脸,如今童贯扮了黑脸,他自然能以帝王的身份出来扮个白脸。
武瑞营军力已成,重要的就是让他们直接将忠心转入对皇帝上来,若是必要,他不介意将这支军队打造成天子禁军。
无论上台还是倒台,一切都显得沸沸扬扬。
宁毅这边,又被拉着去了武瑞营两次,他在王府之中仍旧低调,平日里也是深居简出,夹着尾巴做人。
武瑞营中士兵私下里议论起来,对宁毅,也大有开始鄙视的,只在武瑞营中,最隐蔽的深处,有人在说些煽动性的话语。
“……皆是官场的手段!
你们看到了,先是右相,到秦绍谦秦将军,秦将军去后,何老大也被动了,还有宁先生,他被拉着过来是为什么!
是让他压阵吗?不是,这是要让大家往他身上泼粪,要抹黑他!
如今他们在做些什么事情!
黄河防线?诸位还不清楚?只要大兴土木,来的就是银钱!
他们为何如此热心,你要说他们不怕女真人南来,嘿,他们是怕的,他们是关心的……他们只是在做事的时候,顺便弄点权捞点钱而已——”
这些言语,被压在了风声的最底层。
而京城愈发繁荣起来,与女真人的这一战极为惨痛,但只要幸存,总有翻盘之机。
这段时间,不光商人从各地原来,各个阶层的士人们,对于救国奋起的声浪也愈发激烈,青楼楚馆、酒铺茶肆间,每每见到书生聚在一起,讨论的便是救国方略。
这样的气氛也导致了民间许多教派的兴盛,名气最高者是最近来到汴梁的天师郭京,据说能移山倒海、撒豆成兵。
有人对此将信将疑,但民众追捧甚热,不少朝中大员都已接见了他,有的人道:若是女真人来时,有郭天师在,只需打开城门,放出六甲神兵,其时……大多津津乐道、啧啧不已。
到时候,只需大伙儿在城头看着六甲神兵如何收割了女真人就是。
每到此时,便也有不少人再度忆起守城惨况,偷偷抹泪了。
若是天师早来,不使奸相守城,何至于自家丈夫儿子上城惨死。
但议论之中,倒也有人说,既然是奸相在位,那就算天师来了,也必然要受到排挤打压的。
众人一想,倒也颇有可能。
六月上旬,新酸枣门附近城墙早已修筑完毕了。
周喆出了宫,在城门附近转了转,在酒楼上看见入城出城人流如织的场面,倒也是颇为欣慰。
“百废待兴啊。
我武朝子民,终究未被这苦难打倒,如今放眼所及,更见繁荣,此正是多难兴邦之象!”
他指着下方正在进城的商队,如此对杜成喜说道。
看见那商队成员多带了兵器,他又点头道:“大难之后,路途并不太平,因此武风兴盛,眼下倒不是什么坏事,在如何抑制与引导间,倒需好好拿捏。
回去之后,要尽快出个章程。”
他随后又与杜成喜简单说了一些事情,最近的黄河防线,各段的负责人,上面已经打了一阵子了,他不欲风波再做扩大,这几日便要拿定主意。
这是眼下为防女真人的一大战略,也是秦嗣源去后,对朝堂权力的一次大分配,是他再掌握平衡核心的契机,他早就深思熟虑、胸有成足,此时能对杜成喜说的,也多是可以透出风去的东西。
杜成喜将这些事情往外一暗示,旁人知道是定计,便再不敢多说了。
“秦嗣源死后,朕才知道他手底下到底瞒着朕掌了多少东西。
权臣便是如此,你要拿他做事,他迟早反噬于你,但朕思前想后,平衡之道,也不可乱来了。
蔡京、童贯这些人,当为朕顶住房梁,用他们当柱子,真正做事的,必须得是朕才行!”
他说完这些,心中又想了一些事情,望着城门那边,脑海中想起的,竟是那边打了个木台子,有一名女子上去为伤兵表演的情景。
他尽量将这画面在脑海中去掉,又想了一些东西,回宫的路上,他跟杜成喜吩咐着接下来的不少政事。
“……事情定下来便在这几日,圣旨上,许多事情需得拿捏清楚。
圣旨一下,朝堂上要进入正轨,有关童贯、李邦彦,朕不欲敲打太过,反倒是蔡京,他站在那边不动,轻轻松松就将秦嗣源先前的好处占了大半,朕想了想,终究得敲打一下,后日上朝……”
如此一条一条地吩咐,说到最后,想起一件事情来。
“……另外,三日后,事情大定,朕要见的那几个年轻将领、官员中加一个人。
宁毅宁立恒,他自相府出来,最近已安分许多,听说托庇于广阳郡王府中,往日的生意,到现在还没捡起来,最近还常被叫去武瑞营,他跟武瑞营是有些关系的,朕甚至听说过流言,他与吕梁那位陆寨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