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亚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2 / 3)

加入书签

为了阻止港幣被做空,在买入炒家拋售的港幣同时,紧急调高了港幣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金管局多次使用这一方法对抗投机资本,被戏称为“任一招”。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提高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可以增加国际资本借贷港元的成本,进而抑制港幣被做空的风险,但也会伤害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

通常情况下,这一利率不到 5%。

但那天,这一数字达到了令人咋舌的 300%!

几天后,港幣的一个月期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回落到 10%以上,但仍然比正常时期高太多。

在金管局的这波操作下,港幣的匯率保住了。

10月 23日,恒生指数大跌 1200多点;28日,再跌 1400多点。至此,恒生指数跌至 9000点大关。

香江金管局24小时不间断地买入港元,同时大幅提高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让做空成本飆升。

这场惊心动魄的金融保卫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恒生指数剧烈震盪,市场硝烟瀰漫。

关键时刻,本是大空头一方的“刘氏海外资本”却出人意料地调转枪口。

刘述栋不仅没有继续做空额东南亚股市,反而调转枪口的庞大资金配合港府护盘。

原来,“刘氏海外资本”早已准备再香江与索罗斯为首的西方资本对决。

当索罗斯一方的资金链濒临断裂时,刘氏突然在伦敦和纽约市场同时发动反击,让索罗斯一方腹背受敌。

这场战役最终以香江的胜利告终。

索罗斯一方损失惨重,单单“量子基金”在香江就亏损了63亿美刀。

而刘述栋则通过精准的操盘,在保卫战中又赚取了近百亿美刀。

更深远的是,经此一役,“刘氏海外资本”声名更盛,以“亚太金融稳定者”的形象登上国际舞台。

索罗斯不得不承认,在这场金融暗战中,他终究还是输给了这个新兴的资本巨鱷。

国际资本虽然败走香江,最终损失惨重但是却在別的地方频频大肆获利。

除了香江,亚太其他地区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索罗斯等金融大鱷的这一轮攻击下,亚太更多的国家可以用“一片焦土”来形容。

泰銖贬值 56%,婆罗盾贬值 85%,韩幣兑换美刀匯率创歷史新低,大马实施外匯管制,倭元压力倍增;t国、婆罗洲和“泡菜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幣基金组织求救。

尤其是“泡菜国”,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外匯储备,仍然无济於事,整个zf濒临破產。

1998年初,“泡菜国”民间还发起了“全民捐金运动”。

过去的一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泡菜国”韩宝、三美、真露等大企业接连倒闭。

7月2日,泰銖匯率崩盘;2周后,比索和卢比大幅贬值;

金融危机迅速在国际上蔓延。

7月15日,“泡菜国”企业排名第8位的起亚汽车倒闭,后来被“刘氏海外资本”收购。

其间“泡菜国”延迟对“起亚”的决策加大了外国投资者的担忧和恐慌。

隨之“泡菜国”陷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企业纷纷倒闭、金融机构现金流动性枯竭、限制贷款和回收资金、资金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倒闭的恶性循环。

外资开始回收贷给“泡菜国”金融机构的款项,於是“泡菜国”外匯储备急剧枯竭,韩幣一落千丈,將近180亿美元外资撤出“泡菜国”。

不到一年的时间,“泡菜国”年失业率升至近7%,经济增长率跌至-6.7%,失业者接近200万名,6000多名无家可归者涌上街头,企业几乎停止了招工。

“泡菜国”的经济可谓是成也財阀,败也財阀。

一片欣欣向荣之势的“泡菜国繁荣模式”的背后,是zf、银行和財阀之间打造的“铁三角”关係。

財阀负债率居高不下,严重依赖外资,这导致,“泡菜国”一路高开的经济实际上脆弱的不堪一击。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在“泡菜国”外资机构纷纷撤离,一时间外匯储备告急,不少大公司倒闭,整个国家命悬一线。

到了11月11日,当天“泡菜国”的外匯存底只剩下不到40亿美刀,两周后亟需偿还的外债却高达100亿美刀。

而“泡菜国”从外国进口的下一年度的食粮和民生物资的120亿美刀採购预算,更是无从谈起。

此时,“泡菜”试图向盟友“倭寇”和“山姆大哥”求助,结果被拒。

其他国外银行不但拒绝“泡菜国”银行的隔夜拆借,甚至到后来,连来自“泡菜国”的电话都不接了。

求援无门,“泡菜国”快绝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