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回家与近邻!!!(1 / 3)

加入书签

第777章 回家与近邻!!!

老张转身走向书架深处,手指在一本本泛黄的书脊上轻轻略过。

年轻人扶了扶眼镜,目光追隨著老张的背影,脸上写满了期待,他正在写一本有关於八十年代的奋斗小说,非常需要这个年代的具体资料。

书馆窗外传来一阵阵电动车的喇叭声,这是有人按时周围下班了。

街角“王小二滷煮的招牌在夕阳下泛著油光,几个穿著工装的年轻工人正围坐在八仙桌前,就著“二锅头”高声討论著厂里新引进的德意志数控设备。

又到饭点了,绸缎庄的周老爷子突然拔高了一个调门,他家收音机里正放著《四郎探母》的选段。

这声音惊飞了绸缎庄屋檐下的麻雀,扑稜稜掠过书店的雕窗欞。

老张捧著厚厚一摞合订本回来时,发现年轻人正盯著对面新开的“燕山电动车“专卖店出神。

橱窗里最新款的电动三轮车鋥光瓦亮,车把上还繫著大红。

“这电动车可是好东西啊,“老张把书放在包了浆的榆木柜檯上,“我闺女在hb区上班,每天就骑这个上下班。“

他翻开泛著墨香的合订本,1983年那期的封面上还印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的標语。

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抚摸著泛黄的书页,突然眼前一亮,指著其中一幅插图兴奋地问道:“张叔您快看!这封面上的场景,不就是当年咱们刘家庄摩托车厂的第一条生產线吗”

老张闻言连忙从口袋里掏出老镜,眯著眼睛仔细端详了片刻,脸上渐渐浮现出怀念的神色:“嗯,没错,就是它!

七九年那会儿,第一辆长城50摩托车就是从这里下线的。”说著说著,老人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那时候摩托车厂可真是风光啊!

一辆50出厂价2500元,市场上抢都抢不到。

黄牛们把价格炒到3000元,照样有人排著队买。

厂里的销售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老伙计们一个个都来找我在刘家庄的关係走后门”

年轻人听得两眼放光,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创作素材吗

他连忙拉著老张在藤椅上坐下,殷勤地给老人倒了杯茶:“张叔,您可得好好给我讲讲这段歷史!”

“真想听”老张抿了口茶,眼角泛起笑意。

他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能跟年轻人分享这些珍贵的往事。

“当然想听!”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掏出笔记本,眼神中闪烁著求知的光芒,“您老说得越详细越好!”

“那好,咱爷俩就好好嘮嘮!”老张眯了眯眼睛,“哎呀!该从那儿说起呢”他想说的太多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张叔,那您从摩托车厂是怎么成立的说起唄!”年轻人提醒他道。

“奥,对那就从摩托车第一任厂长……”

书店门前的梧桐树上飘下一片黄叶,恰巧落在一辆刚下班回来的电动车车筐里。

骑车的年轻姑娘正哼唱著今年最火的一首歌《冷酷到底》,“我寧愿你冷酷到底,让我死心塌地的忘记……”边唱边慢慢地將这辆粉红色的电动车停靠在自家书店门口前。

“呦!雯雯下班回来了”旁边音响店女老板谢阿姨听见歌声,就出来打了个招呼。

“哟!雯雯下班回来啦”隔壁音响店的谢阿姨听见熟悉的歌声,立刻探出身子热情地招呼道。

张雯雯闻声停下脚步,笑盈盈地回应:“谢阿姨,您吃了吗这香味儿是红烧带鱼吧老远就闻见啦!”说著还像只小馋猫似的,故意用力嗅了嗅空气中飘散的诱人香气。

“哎哟,你这丫头鼻子可真灵!”谢阿姨被逗得笑弯了眼睛,用手半掩著嘴说,“特意给你们父女俩留了一碗,就知道你这个小馋猫准能闻著味儿来。”

“那我可就不客气啦!”张雯雯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脸上写满了期待。

她们两家做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早已亲如一家,这样的温馨互动早已成为她们生活中最自然的日常。

“对了,谢阿姨,国忠哥最近怎么一直没见著人影啊我都好久没碰到他了。”张雯雯一边整理著手中的购物袋,一边关切地询问起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兼死党刘国忠。

谢阿姨闻言,眉头顿时紧锁,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

她放下手中抹布,嘆了口气道:“唉,这孩子被他们农垦集团派到国外去了。

说是要去支援一个叫金三地区的地方发展经济作物。

那地方听说乱得很,我天天提心弔胆的,就怕你国忠哥有个什么闪失.”说著说著,谢阿姨的声音渐渐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

张雯雯见状连忙上前握住谢阿姨的手,轻声安慰道:“阿姨您別担心,国忠哥那么机灵,肯定能照顾好自己的。

再说了,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他肯定会经常给您打电话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