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农业专家到来!!!(1 / 4)
第736章 农业专家到来!!!
“当然可以,只要对后面的推广有帮助,怎么做我听你的。”刘小涛闻言高兴地说道。
两天后,张金称他们就从孟腊返回来了,刘小涛把刘本慧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
张金称也很支持这个建议,同时让阿贵全力协助刘本慧的做的事,两个人很很快就在山寨里搞了起来。
“老苗寨”的山民们都很乐意参加农场的工作,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会得到比以往多很多倍的收入。
事实上这里老百胜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生活的更好,他们肯定愿意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
刘本慧和阿贵迅速行动起来,在山寨的空地上搭建起简易的办公棚,挂上了“老苗寨生态农场“的木牌。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木牌上,映出温暖的光晕。
他们按照计划将山民分成几个小组:种植组负责开垦梯田,养殖组搭建竹篱围栏,还有手艺精湛的老人组成了传统工艺组。
第一周,寨子里就传出了欢快的笑声。
妇女们背着竹篓,在新建的育苗棚里播撒种子;男人们挥着锄头,将原先种植英苏的坡地整理成整齐的梯田。
正如刘本慧担心的那样,几个月后几个月后山民种植的甘蔗等农作物大量收割后却没有销售的地方。
在“金三地区”既没有收购农作物的市场,也没有加工农作物的企业,最后堆积如山,山寨里上下愁的不行。
但是张金称却对种植成功很满意,因为无论是甘蔗还是橡胶国内都大量需要,所以今后大量种植销售不成问题,只要这里的山民愿意放弃种植英苏,“利剑行动”就一定能成功。
经过种植这一季的甘蔗,“老苗寨”这里的山民都体会到了比种植英苏还简单,好管理,只要以后收入有保证他们都很愿意服从这项事业。
眼看着丰收的甘蔗堆积如山,刘本慧急中生智,连夜召集阿贵和几位寨老商议对策。
她提议利用寨子里闲置的竹楼,临时改造成简易的坊。“我见过爷爷用土法熬,咱们可以试试。”扎着彩绳头帕的依娜姑娘主动请缨。
第三天清晨,寨子东头飘起了袅袅青烟。
男人们将甘蔗送入石碾,女人们守着大铁锅熬制浆,孩子们穿梭其间递送柴火。
当第一锅金黄透亮的红成型时,老祭司用颤抖的手沾了点稀,在每个人额头点下祝福的印记。
张金称得知后立即派人去阳光买来专业设备,还从国内请来专业技术员。
这为以后,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深加工打下了结实地基础。
将种植农作物都交给刘本慧等国内来的专家后,张金称将重心转移到今后的行动上。
因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利剑突击队”的工作重心是帮助康老大训练部队加强他们的战斗力,同时也在暗中为“利剑突击行动”做好准备。
张金称站在半山腰的瞭望台上,望着山下热火朝天的训练场,这是孟腊的一处秘密军事基地。
康老大的士兵们正按照突击队教授的战术动作进行操练,整齐的呐喊声在山谷间回荡。
他转身对身边的副手庄炎说道:“通知各训练小组负责人,吃过晚饭后在会议室开会。”
“好的!”庄炎点点头,转身下了塔楼。
吃过晚饭,突击队员们包括康老大手底下的军官坐在会议室开会。
张金称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图,指着用红笔圈出的区域:“根据最新情报,郎老大的部队在以上地区……”
……
话说,郎老大得知了康老大要与zf军联合对付自己后也开始调整兵力部署。
郎老大对康老大的兵力非常了解,知道他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危险。
关键是撒温江西面的zf军,因为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zf军都是郎老大的好几倍,如果zf军全力进攻老城他的防线很难抵御。
郎老大把一半的兵力部署在西线,并让自己的侄子郎凯也就是郎老二的儿子亲自坐镇指挥。
在进行兵力部署的同时,郎老大也没有忘了继续收买zf军的人。
只要zf军出兵不出力,就康老大那点人根本奈何不了他。
郎老大眯着眼睛抽着水烟,对身旁的副官说道:“你去传话给西线zf军那几个军官,就说我郎某人最重情义,只要他们这一次帮助我,让zf军出工不出力,每人的好处费双倍。”副官会意地点点头,转身去秘密联系那几个zf军内鬼。
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在雨季来临之前“利剑突击行动”正式开始了。
按照双方的约定,zf军的一个师突然越过撒温江从西线逼近老城。
而康老大的部队也集结在“老鸦岭”,准备从南线进攻老城。
黎明时分,浓雾笼罩着撒温江两岸。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