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利剑突击”!!!(3 / 4)

加入书签

/p>

上级的这一决定,出乎了张金称和其他队员的预料。

张金称感觉很感动,他深切地感觉到总指挥刘武对他的重视。

相比张金称,刘小涛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做政工工作,对做思想工作真的不在行。这还是大姑娘上架头一回。

好在突击队队员根本不需要做思想工作,每个人无论是军事素质还是思想素质都很过硬,他们都是……的忠诚卫士。

选拔好的突击队员们正在抓紧时间集训,培养默契度。

就在这时,指挥部突然收到了远在“金三地区”的庄炎来的加密电报。

原来,自从张金称回国后,庄炎也没闲着,他亲自去够买了一部分武器装备和电台,特意向指挥部汇报。

就这样中断了近一个月的无线通讯又联系了起来。

张金称得知了庄炎按照他的要求够买了一些武器后,又电令他再购买一些,等突击队员到了之后再使用。

突击队要将自己变成一支地地道道的当地武装,与当地上百支武装力量一样占山为王。

与其他私人武装不同的是,突击队是暗藏在“金三地区”的一把利剑,随时斩杀那些罪大恶极的“面粉贩子”和伸向我们的魔爪。

这个突击队里有张金称四个老部下,王涛、李过、鲁达、叶鹏,见到他们时,他很是高兴。

这四人都是“三栖中队”里的顶尖特种兵,战斗力与庄炎雷军不上相下,每个人都各有所长。

这四人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张金称三人竟然没有事,原来是去秘密任务了。

原来这一切就是一场戏,目的是为了潜入“金三地区”执行任务。

他们还没想到的是,竟然也可以参加这项高度保密的任务。

几个月前张金称他们的离开是保密的,战友们都不相信他们所犯的事,虽然都不说但是都在心里猜测什么。

果然。

突击队里还有两人,张名、乐就他们是情报方面的专家。

从突击队的人员构成,可以看出总部首长刘之野对这项计划的重视。

所有人员到齐后,刘武把整个计划做了详细的布置。

第二天,突击队就在张金称的带领下秘密潜入了“金三地区”……

……

张金称经过慎重考虑,就把这个“老苗寨”作为突击队的临时营地,并且起名为“起点寨”。

因为这里是他们来到“金三地区”的转折点,应该说突击队的起点就在这里,同时寓意着他们“金三地区”除魔行动的开始。

“老苗寨”四面环山处于原始森林的边缘,地形复杂,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更为关键的是它地处“金三地区”中部,距离南边的三国交界处和北边的老城各只有两百公里以内,快速的话一天以内就可以到达“金三地区”任何一个地方。

在突击队到达“老苗寨”的时候,庄炎和阿贵带着人已经在建立好了两座吊脚楼,供大家休息。

庄炎告诉大家,附近山里的山民都争先恐后的来帮忙。

刘小涛感觉很奇怪,张金称到来这里也不长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

庄炎笑着告诉他,当初张金称离开时吩咐自己购买一些生活物资,送给这些贫苦的山民。

因此,相比较那些剥削山民的“面粉贩子”们,张金称他们是真正的对他们好。

有了吃喝,山民们的精神状态不一样了,也懂得感恩。

刘小涛不由地想起管仲的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仪”,那里的老百胜都是一样的。

完全把这里可以当做一个实验点,让山民们放弃种植英苏,而改种其他农作物,验证张金称计划的可行性。

附近的山民们对突击队的到来非常欢迎,看来庄炎他们前期的工作搞的不错。

阿贵对突击队的行为大为赞赏,对山民这么好,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阿贵主动提出要担任突击队的向导,他对这片山区的每一条小路都了如指掌。

张金称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并立即安排王强和李过跟着阿贵熟悉地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突击队员们分成小组,有的负责搭建防御工事,有的负责勘测周边环境,还有的负责与当地山民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张金称还安排王涛、李过二人专门负责培训阿贵带出来的那些当地老兵和猎户,增加他们的战斗力。

还把他们淘汰下来的老旧武器免费送给山民们增加他们的自保能力。

这些山民大多都是猎户,突击训练一下,战斗力不可小觑。

突击队还免费送他们一些弹药,增加双方的感情,拉进一下关系。

坚实地群众基础是站稳脚跟的关键,我军分优良传统到什么地方都会发挥大的作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