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大管家!!!(2 / 4)

加入书签

了笑容。

正说着,值班室的公用电话突然响了。

是李建军老家打来的,说他爹在煤矿干活时突发重病,送进了县医院。

电话那头传来他娘压抑的哭声,李建军的手都在发抖。

“排长,我能请个假回去看看吗”他声音哽咽。

刘晓东二话不说就批了假,还特意让班长王国强陪他回去。

他们连在山区里,去县城可不容易,得坐半天拖拉机,再倒两趟班车。

等他们回来,王国强偷偷告诉刘晓东:“排长,李建军家里真是太难了。他爹是煤矿工人,得了硅肺病;

他娘守着几亩薄田,种些玉米红薯,年头好的时候能换几百块钱。

最难的是他妹妹刚考上重点大学,光学费就得四五千,全家都指着他这点工资补贴呢。”

这下刘晓东可算明白了李建军为啥这么省。

这年头上大学多不容易,一年的学费就顶普通工人小半年的工资。

每到休息时间,李建军就坐在床边写信。

他的字写得不好看,歪歪扭扭的,可总是写得特别认真。

有时候写着写着,眼圈就红了。

可真正让刘晓东感动的还在后头。

那天晚上刘晓东正在值班,手里拿着份《人人日报》,班长王国强带着几个战士跑来了。

他们都是李建军的战友和其他班的老乡,知道他家的难处。

“排长,我们商量好了,想帮帮建军。”说着,王国强从口袋里掏出一迭皱巴巴的钱,“大伙儿把零钱都攒着,凑了三千多。”

看着战士们手里的钱,刘晓东心里一热。

要知道,他们自己也不富裕,有的还得寄钱回家贴补。

可这会儿,谁都没说二话,把自己的钱掏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刘晓东把李建军叫到值班室:“建军,这是大伙儿的心意,你拿着。”

李建军愣在那里,眼圈通红:“排长,这.这不行.”

“啥行不行的,咱们是一个集体,战友之间互帮互助天经地义。”刘晓东拍拍他的肩膀,“你妹妹能考上重点大学不容易,咱们战友帮把手,也是应该的。

再说了,等你妹妹毕业了,有出息了,你再还不也一样”

这事过后,李建军像变了个人似的。

训练更卖力了,休息时也爱跟战友们说说笑笑。

每回遇到难题,不用人说,他就主动帮忙。

就连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他妹妹的录取通知书寄来那天,李建军特意去后勤处借了个大铁锅,破天荒地请全排吃了顿面条。

虽说只是普通的阳春面,可大伙儿都说,这是吃过最香的一顿。

眼瞅着就要到年底评优秀士兵,李建军是全票通过。

可谁知道这时候出了个意外。他妹妹在学校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

李建军二话不说,把攒的钱都寄回去了。

可手术费、住院费加一块,还是不够。

这时候,在排长刘晓东又站了出来,他把所有的工资拿出来。

其他战友们得知后也自发凑钱,就连炊事班的老王都把私房钱掏了出来。

“你们这是干啥”李建军红着眼圈说,“我已经欠了你们那么多.”

“得了吧,都是战友,你妹妹就是我们的妹妹。”刘晓东笑着打断他的话,“要是你再婆婆妈妈的,我们可就生气了。”

站在医院手术室外,李建军哽咽着说:“这辈子,我都记着这份情。”

手术很成功。

等他妹妹康复后,还特意给全排写了封感谢信。

那字写得可好看了,工工整整的,看得出是用了心思的。

信里说等她毕业了,一定要当个好老师,把这份恩情传递下去。

经过这次事件,初出茅庐的军校毕业生刘晓东很快便与全排战士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这位年纪或许比许多战士还小的年轻排长,却以兄长般的担当赢得了全排上下的信任与敬重。

战士们打心底里佩服这个既有原则又充满人情味的“小排长“。

刘晓东也在这场历练中收获颇丰。他深刻体会到,带兵之道远非书本上那些教条所能概括,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大学问。

既要保持军人的威严,在训练场上严格要求;

又要像对待亲兄弟般关心战士们的冷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他渐渐明白,一个优秀的带兵人必须学会换位思考——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

既要当好纪律的维护者,更要成为战士们的贴心人。

如果,刘晓东的想法被刘之野知道了一定非常欣慰,因为他所做的后勤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