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后四合院的生活!!!(3 / 4)
金丝大枣,我去拿给你们尝尝。”
说着他就回屋从冰箱里拿出一保温箱,等打开一瞧,里面的枣子是个个饱满红亮。
易小军捏起一颗放进嘴里,甜糯的滋味让他想起小时候爷爷总在兜里给他藏零食的时光。
西厢房传来咕嘟咕嘟的烧水声,一大妈起身道:“水开了,我去和面。
林晓梅挽起袖子跟过去,这娘俩在厨房里边忙活边唠家常,笑声飘满了整个小院。
爷孙俩也没闲着,出了四合院便径直朝交道口的“大润发超市“走去。
一路上,爷爷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着,孙子则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生怕老人有个闪失。
刚踏入超市大门,扑面而来的冷气让爷孙俩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颤。
乘着自动扶梯下到负一层,眼前的一幕让易小军不禁瞪大了眼睛——冷鲜区里人头攒动,顾客们推着购物车在货架间穿梭,叫卖声、交谈声此起彼伏。
“爷爷,这超市平日里也这么热闹吗”易小军扶着老人避开迎面而来的购物车,语气里透着几分惊讶。
作为很少亲自来超市采购的年轻人,眼前这番熙熙攘攘的景象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确实如此!大润发的商品不仅物美价廉,服务周到,而且管理规范极为严格,无论是生鲜食品还是日常用品都保质保量,让我们老百姓买得特别放心!”
“现在我们家的日常采购基本上都选择大润发,除非实在不方便出门,才会考虑去附近的小店或路边摊。”易中海详细解释道。
“原来如此,难怪大润发这些年发展得如此迅猛。”易小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我在香江、豪江这些国际大都市,甚至在李家坡这样的金融中心,都看到过他们醒目的招牌。”
易中海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孙子,嘴角微微上扬:“你这孩子,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和你们京西制药集团一样,大润发也是刘家庄旗下的产业啊。”
“这个我当然知道,”易小军挠了挠头,略显尴尬地解释道,“只是人家刘家庄的产业版图实在太庞大了。
就拿我们制药集团来说,光是业务分区就包括大中华区、亚洲区、欧洲区、美洲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运营体系,更甭说其他产业了。”
“爷爷!”
“嗯”
“我听说这些产业基本都是刘伯伯家族的产业,这是真的吗”易小军深知自家与刘氏家族渊源颇深,忍不住好奇地追问道。
易中海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神色:“确实如此。刘家庄能有今日的繁荣,全靠刘氏家族一手打造。
四十年前,这里还是个与世隔绝的穷山沟,全村清一色姓刘,连一户外姓人家都没有。
那时候整个村子不过两千余人,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易小军惊讶地瞪大眼睛:“这发展速度也太惊人了!从一个两千人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一百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我觉得,咱们国家也就宝县特区发展的能有这么快了,可那是举国之力办到的,这刘家庄……”
易中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想知道刘家庄的传奇故事改天去拜访你刘爷爷吧,让他亲口给你讲讲那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史。”
……
在大润发超市明亮的生鲜区,易小军精心挑选了五斤色泽红润、纹理分明的新鲜牛肉,又在水产区捞起十几只活蹦乱跳、张牙舞爪的“胜芳蟹“,最后还让店员称了一条金黄透亮的海黄鱼。
正当他意犹未尽想继续采购时,身后传来爷爷易中海温和却坚定的声音:“小军啊,够吃就行啦!”老人轻轻按住孙子的购物车,语重心长地说:“食材讲究个新鲜劲儿,买多了反而失了风味。
再说了,现在超市这么方便,想吃什么随时都能来买,何必一次囤那么多呢”
易小军到底是不经常去买菜的人,没什么生活经验。
他低头看看购物车里堆积如山的食材,突然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冲动消费了。
“爷爷说得对,”易小军挠挠头,“我不怎么去买菜,看着什么都新鲜,想让晓梅给您多做几道拿手菜。”
易中海笑着轻声说:“这过日子啊,就像做菜,火候要恰到好处。
买得刚刚好,吃得才最香。
过犹不及啊!”
爷孙俩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四合院,正巧遇见闫埠贵在院里浇,便热情地招呼道:“老闫,快别忙活了!”又特意绕到西院,把正在练字的刘海中也一并请了过来。
易中海满脸红光地晃了晃手中的竹篓:“老刘啊,今儿个您可算赶上了!我孙子特意从大润发买的胜芳蟹,您瞧瞧这分量,个个膏肥黄满。
要不把您珍藏的那瓶太行老酒贡献出来咱们仨老哥儿今晚就来个蟹酒会,如何”
刘海中闻言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