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好人有好报!!!(3 / 4)

加入书签

p> 王晓琳不像其他干部子女那样神气活现,反而平易近人,爱说爱笑。

“红军,你说咱俩这样,像不像地下党接头”王晓琳常拿这话逗郑红军。

每次说完,她就咯咯直笑。

那笑声清脆得像山涧的溪水,听得郑红军心里直痒痒。

乡里的工作也不轻松。

每天天不亮,郑红军就要去

晚上加班写总结报告是家常便饭,饿了就啃两口带馒头。

王晓琳知道后,总偷偷给郑红军送饭。

“你说你,当兵的时候不是挺威风的吗现在怎么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职员了”办公室的老刘打趣道。

郑红军摸摸后脑勺:“咱当兵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现在不也一样”

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可是好景不长,王县长很快就知道了郑红军和王晓琳的事。

一天晚上,他派秘书把郑红军叫到了县政府。

“小郑啊,你是个好同志,组织上对你也很信任,但是”王县长的话让郑红军如坐针毡。

“爹,我和红军是真心相爱的!”王晓琳突然推门进来,把他们都吓了一跳。

王县长脸色铁青:“你给我回去!成何体统!”

郑红军站在那里,浑身僵硬。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叫阶级鸿沟。

但我没想到的是,王县长接下来的话,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小郑,我看过你的档案。你在部队立过几次功,还自学了大专文化。要不这样,你去县里的农业局当个副局长,好好干,将来”

郑红军愣在那里,这是考验,还是变相的拆散

让郑红军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他就正式走马上任。

可这农业局的工作哪有那么好干县里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民伯伯们怨声载道。

郑红军是每天走村串户,脚都起了血泡。

一次下乡,郑红军看到生产队的稻田因为渠道淤塞都快旱死了。

队长老张抹着汗说:“要是能把渠道疏通,产量起码能翻一番。”

郑红军闻言二话不说,脱了鞋袜就跳进渠道里。

“来几个人,咱们先把这段给挖通!”郑红军还留着部队的习气,一声吼,震得老乡们都愣住了。

没想到这一跳,却让郑红军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原来上游的水利站私自截留了水源,农田才会干涸。

郑红军立马写了份报告,直接递到了县委。

“好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拍着郑红军的胳膊说。

这事一出,郑红军在农民伯伯们心里的分量也不一样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县里要和邻县合办化肥厂,农业局要派人去筹建。

王县长却点名要郑红军去。

“红军,这是个苦差事。你要是去了,咱们好长时间见不着面。”王晓琳急得直掉眼泪。

郑红军却看出了其中的深意:“没事,咱爷们能扛得住!”

化肥厂的筹建工作比想象的还要难。

两个县的利益纠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郑红军带着人四处协调,晚上还要研究化肥生产工艺。

经常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趴在办公桌上。

有一次,郑红军去外地考察,遇到了熟人崔勇健。

这家伙是郑红军在部队的老战友,现在在某大型化工厂当科长。

“老郑,你这是遭了什么罪”他看郑红军瘦得脱相,直摇头。

郑红军苦笑着说:“为了个化肥厂,也是拼了。”

“得,我把咱厂的工艺流程图借你参考参考。”崔勇健看他可怜,偷偷塞给他一叠图纸。

这叠图纸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郑红军的思路。

郑红军连夜研究,终于找到了适合两县实际情况的生产方案。

不久后,化肥厂建成投产。

第一批化肥发往各个乡镇,解决了农民伯伯们的大问题。

这件事让郑红军在县里挣足了面子,王县长破天荒地在全县干部大会上表扬了他。

“同志们,农业局郑红军军同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干部,组织上要大胆使用!”

会后,王县长把郑红军叫到办公室:“小王,这大半年,我一直在关注你。你没有让我失望。”

郑红军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王县长当初的安排,是对他的磨练。

“红军,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我爹这是在考验你呢!”王晓琳抱着郑红军的胳膊,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年底,郑红军和王晓琳举行了婚礼。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