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铁骑突击二(2 / 3)

加入书签

sp; 他们现在是,既跑不过四条马腿,也抵挡不了马刀的劈砍。

    赫图勒扎是一个十六岁的鄂尔多斯小伙子。他加入骑兵师前,才被前牧主选为骑兵三个月不到。

    然后鄂尔多斯部战败,他就投降了杨凡。

    现在他经过一年的学习,系统的学会了骑兵操典的内容。

    他作为团座的警卫员紧跟在他后面,仅仅落后半个马身。

    他直到进入青海骑兵师才知道,科学的战斗马术和劈砍格斗术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理。

    原来他之前会的都是野路子。杨家骑兵才是真的懂骑兵砍人的套路的。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人骑在马背上,真正的攻击范围很小。

    起码背后一百八十度是没法攻击的。

    除非拧腰往回砍。这种机会战场上太少了。

    而前部因为有马头存在,还有中心线左右各三十多度的盲区。

    真正能左右劈砍的就是左右各五十多度的扇形区域而已。而大多数人都是右利手,左撇子很少。所以真正灵活的、好用的劈砍区域就是右侧那部分。

    右手抓刀向左侧砍,不论距离还是范围,甚至是力度都要大打折扣。甚至还需要转身、扭腰等动作来配合。

    他清楚的知道,他能砍出来的包线,从正面看,其实就是一个一撇一捺的人字形路线。

    他对着另一个转身就跑的大弓手,毫不犹疑的一刀劈下去,直接把他的脑袋劈成两半。

    锋利的马刀劈砍人体最硬的骨头--头骨,毫不卷刃,甚至连血都不沾,血珠顺着刀身一甩就溜了下去。刀身雪亮,在阳光下晃耀得让对手睁不开眼睛。

    骑兵对冲的时机,转眼就会错过。

    所以机会只有一次。

    不是把对手砍死,就是被对手砍死。

    二选一,毫无取巧可言。

    而且只能去砍你右侧的对手,才能增加成功率。

    你如果脑子坏了,用右手持刀,去砍杀你左侧飞驰而过的对手,那纯粹是在找死的行为。

    因为你的右侧胳膊被身体挡住,至少减少了一半的长度。劈砍的扇形范围也减小近一半。人家可是最大劈砍范围的。

    他现在越来越爱这把趁手的马刀了。刀柄上弧形护手,可以免于被对手斜着顺着刀身滑下来砍断手腕。甚至可以在砍空了,双方擦肩而过时,钝击对手的脸部。

    65式属于微弯马刀。马刀有三种形制。直刀(唐刀、汉环首刀、藏刀等)、弯刀(蒙古弯刀、西域弯刀)、微弯刀(雁翎刀、清刀、绣春刀等)。

    直刀刺杀有利,因为长度长。也因为和长枪相同原理,能用上力,可以直刺破甲。

    弯刀长度短,但是砍杀时重心在刀的弧度后方,相当于弓箭箭矢的箭杆儿,起到稳定方向的作用,便于精准砍杀。

    同时拖带划伤效果更好。适合对付无甲胄目标。

    蒙古人多数都是牧民征召兵,不着甲。所以他们都用弯刀。

    而明末汉人习惯用的微弯刀,就是刀具发展到明朝,两种形制的妥协产物。直刀效果好,但训练难度大,不好控制劈砍方向。微弯刀可以适当降低训练难度。也保留了部分破甲能力。

    后面的骑兵立刻中心开花一般的,四面涌入大弓手阵列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