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考验的深意”(1 / 2)

加入书签

三人一愣,点了点头。

“我好像记得路,”吴晟不太确定地说,“好像……能走回最开始进来的那个大门入口?”

三人将信将疑,但反正也无计可施,便跟着似乎方向感突然变好的吴晟七拐八绕。令人惊讶的是,没过多久,他们眼前豁然开朗——竟然真的回到了迷宫最开始的那个入口处!那巨大的入口拱门就在眼前,外面还能隐约看到会场的光景。

此刻,入口处空空荡荡,所有人都拼命往迷宫深处去了,根本没人会注意这个“起点”。

吴晟看着入口,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规则只说‘寻找出口’,‘闯过迷宫’……好像没规定,不能从这个进来的门出去吧?”

另外三人一听,眼睛也瞪大了!

“对……对啊!”钱铎猛地一拍大腿,“没人说出口一定在迷宫最里面啊!”

赵猛也激动起来:“进家的门难道就不是门了吗?回家难道不能走大门?”

孙薇迟疑道:“这……这能行吗?会不会太儿戏了?国师的考验会这么简单?”

吴晟把心一横:“管他呢!试试又不要钱,大不了就是淘汰嘛!总比在里面绕到时间结束强!”

“有道理!”另外三人也被说动了,反正已经绝望了,不如死马当活马医!

于是,四人相互看了一眼,深吸一口气,怀着一种近乎荒谬的心情,同时迈步,踏出了那道他们最初进入的“入口”拱门!

就在他们踏出拱门的瞬间,旁边一块原本不起眼的石壁上,突然亮起柔和的光芒,上面清晰地显示出四人的代号和姓名,后面跟着两个大字:“通过”!

四人:“???”

足足愣了五六秒,吴晟才第一个反应过来,猛地一拍手:

“哦!我明白了!这就跟回家一样!我们从家门出去,自然也算‘离开’了家!入口,它就是最正经的出口啊!谁规定迷宫只能有一个出口?谁又规定出口不能是入口?”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村里乱跑,不管从哪个方向回家,最终不都是通过那扇院门进去的吗?

赵猛、钱铎、孙薇三人也是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过关了!

“所以……我们之前在那里面拼命找隐藏出口、找机关……”钱铎表情扭曲,“根本就是在南辕北辙?”

“国师大人……您这考验……”孙薇哭笑不得,“真是……别具一格。”

就这样,吴晟凭借着一次迷路后的瞎溜达、一个近乎耍无赖的想法,以及那么一点点运气,再次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通过了第三重“智之试炼”。

此时,第一天的三场考验也宣告结束。通过考验的修士们被引导着陆续离开考场,回到各自住处休息,养精蓄锐,等待之后几天的考验!

另一边,东齐国皇宫深处,一座灯火通明的恢弘大殿内。

东齐国君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虽有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国师白云鹤静立一旁,青衫素雅,气度渊深。

“国师,”国君缓缓开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你设下的这三重‘智之试炼’,朕细细思之,其中深意,似乎并非表面那般简单。尤其是这最后一关‘迷途’,竟有如此多的修士原路返回而通过,朕起初甚为不解,还望国师解惑。”

白云鹤微微躬身,脸上带着淡然的笑意,从容解释道:

“陛下明鉴。此三关,看似考‘智’,实则层层递进,考校的是我东齐未来栋梁最不可或缺的三种心性。”

“第一关‘破障’,以无字拼图设局。其目的,绝非仅仅考验观察与耐心,而是旨在打破认知之障。修行之路,常囿于固有经验与思维定式,如同常人见拼图必先寻边角。此关意在告诉众人,真正的智慧,在于敢于质疑常识,跳出框架,从最本质的‘契合’出发寻找答案,而非被表象所迷惑。此乃‘破妄’之智。”

“第二关‘开匣’,以‘黑河子’为引。其核心,在于洞察规则与利用环境。规则禁止武力与翻转,看似封锁所有道路,实则隐晦地指出了‘水’这一唯一生路。世间万物皆有其理,强者并非一味蛮干,而是于限制之中,敏锐发现并巧妙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与规律。那送水之设,便是暗示。此乃‘借势’之智。”

“至于第三关‘迷途’,”白云鹤笑容微深,“其用意最为深刻。迷宫庞大复杂,禁飞之术,看似是要考验他们的记忆、方向或寻找隐藏通道之能。然,臣真正要考的,是能否勘破‘名相’之迷。”

“入口、出口,不过是一个名称,一道程序。但世人往往被这些名相束缚,认为入口只能是入口,出口必须在遥远彼端,从而陷入盲目寻找甚至自我构造复杂解法的困境之中,却对近在眼前、显而易见的出路视而不见。修行之路,乃至治国理政,有时亦然。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我们自己设定的概念枷锁。敢于从‘入口’走出,需要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回归本真、直指核心的大智慧。此乃‘返璞’之智。”

白云鹤总结道:“此三关,一破妄,二借势,三返璞。能连过三关者,或许修为并非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