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远古遗迹现世”(1 / 2)

加入书签

几天后,吴晟依照耀风真人指引的方向,来到一片广袤平原。放眼望去,四野空旷,风过草低,除了零星几处低矮的丘陵,并无任何特异之处。

他停下脚步,眉头微蹙,不禁自言自语道:“奇怪……耀风前辈所说的方向,确实是这里无疑。可我已前行许久,为何什么都没遇到?莫非是我走错了方向,或是时机未到?”

就在他喃喃低语,打算先到附近寻个地方暂歇、仔细对照地形时——

“轰!!”

天际骤然传来连绵不绝的破风之声,仿佛有无数利刃撕裂长空!紧接着,一道道漆黑的空间裂缝凭空闪现,如同破碎的镜面般狰狞可怖,强大的空间波动如同潮水般向四方席卷。

吴晟被这突如其来、宛如末日般的景象惊得怔在原地,一脸茫然。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四面八方又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与破空声!

只见高空之上,一道道流光飞射而至,现出一群群气息磅礴的身影。他们或脚踏飞剑,或腾云驾雾,或直接被一团团柔和的光晕包裹,从容不迫地从空间裂缝中迈步而出。衣饰各异,有的宽袍大袖绣着繁复的徽记,有的身着锦袍尽显贵族气派,虽不尽相同,却无一不华美精致,且隐隐有宝光流转,显然兼具实用与防护之效。

几乎是同一时间,另一侧高空中,空间被一股更为霸道的力量强行撕开,一队衣着整齐划一、清一色身着靛蓝劲装、外罩银丝软甲的修士整齐列队而出。他们神情肃穆,行动间默契十足,服饰虽样式统一,但用料考究,符文隐现,透着一股特有的威严与奢华。

而在地面上,从附近的密林、山丘后方,更多的修士涌了出来,人数虽众,却显得有些杂乱。他们大多风尘仆仆,衣着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带着修补的痕迹,与天上那两批光鲜亮丽的人马形成了鲜明对比。

吴晟看着这瞬息万变、宏大无比的场面,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轻轻拍了拍身旁一位同样在地面上观望、看似经验丰富的修士的肩膀。

那修士扭过头,面露疑惑。

吴晟赶忙拱手,客气地问道:“这位兄台,打扰了。请问……如此大的阵势,究竟是所为何事?”

那修士打量了吴晟一眼,见他年纪轻轻,衣着普通,便了然道:“哦,兄弟是刚来的吧?听闻此地有一处远古遗迹即将现世,大家都是为此机缘而来。”

吴晟点了点头,随即又追问道:“原来如此。只是……这遗迹为何会自行开启呢?”

此时,旁边一位须发皆白、目光矍铄的老者接过话头,耐心解释道:“这位小友有所不知。远古遗迹,大多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的大能者,在陨落或坐化前,以通天手段构建而成的洞府或埋骨之地,其本质与一座凡人之坟墓并无差异。大能者自然不愿身后受扰,故都会设下极强的保护禁制,严禁外人闯,徒增烦忧!”

吴晟闻言,恍然大悟般点头:“既有保护机制,为何又会自动开启现世呢?”

老者抚须,继续娓娓道来:“再强大的保护机制,也难敌岁月流逝与外力侵蚀。其消散或削弱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天地自然的破坏,风吹日晒雨淋,地脉变动,灵气潮汐冲刷,经年累月,再稳固的禁制也会逐渐松动;二是人为的破坏,总有人能通过古籍残篇或秘闻传说,探知到遗迹的大致方位,前来尝试破解或强行攻打,每一次尝试都会对保护机制造成损耗;其三,便是战斗的波及。就比如眼前这处遗迹,谁能知道在无数岁月里,其外围爆发过多少次或大或小的争斗?战斗的余波震荡,也会在不经意间持续地削弱原本完美的防护。”

吴晟听完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心中豁然开朗,连忙郑重行礼:“多谢前辈解惑!”

老者摆了摆手,神色淡然:“无妨,天下修士,本应互助。”

吴晟再次道谢,随后目光扫过全场,很快注意到高空与地面的人群无形中分成了三个部分,彼此间泾渭分明,气氛微妙。他不由得向老者投去询问的目光。

老者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心下明了,低声解释道:“想必你也看见了吧?高空之上,分庭抗礼的两拨人。那些衣着华美却不统一的,是来自各大宗门和世家贵族的修士,他们底蕴深厚,各有凭仗。而他们对面的,那些服饰统一、训练有素的,则是东齐国太学院的精锐。太学院由朝廷设立,深受东齐三杰的影响,势头极盛。至于我们这些在地上的,”老者顿了顿,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自嘲,“便是无宗无派,全靠自己的散修了。宗门和太学院的人,自有强者撕裂虚空护送而来!二无宗无派,实力地位的散修,就只能依靠自己徒步前来了!”

“东齐三杰?”吴晟一脸茫然,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说过,“他们是何等人物?”

然而,此言一出,他明显感觉到周围几位散修的气氛瞬间一冷。老者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悦与鄙夷:“哼!不过是三个鸠占鹊巢、欺世盗名之徒罢了!他们打着变法图强、富国强兵、保境安民的旗号,行的却是强取豪夺、践踏修士道义之事!”

“就是!”旁边一位满脸风霜的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