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信心(1 / 2)

加入书签

“想法是不错的,不过现在部落周围都种上了庄稼,近一点的地方,也都没有办法耕种,熊部落的周围,其实还是太小了,不然也不至于连本部周围也没有多大的区域可以开辟成耕地了。”

熊洪说的话没错,在这些队长看来,原本熊山山脚下那些算是空旷的地方,现在已经全部被部落的耕地所占据,而门前小溪的南岸、东边靠近湿地的地方,以及东北边的土丘农田区,也都被开辟成了一块块阡陌纵横的耕地。

如果部落的人口和规模还要扩大,那以熊部落本部如今的地形来看,只能渡过凌河,往更南边的林间空地去要耕地了。

一想起这个,熊洪就不禁有些叹气。

事实上,熊部落所在的位置已经算是极好的了,土地肥沃、水源环绕,而且所耕种的土地面积不小,不用担心出现这里一亩、那里一亩的情况。

不过周围的耕地面积毕竟有限,能够以轻松的代价开垦出来的耕地,更是不多。按照他自己的估算,整个本部附近,能够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差不多就在十万亩左右。

要是这十万亩种完,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话,只能想办法将周围的树林给摧毁,开垦成农田。

而这个难度,就要比开荒艰难多了。

今年耕种的近五万亩土地,基本就能达本部周围可耕土地的一半,所以对于熊洪来说,土地问题的限制,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说到底,还是所在的山谷地形,限制了熊部落的发展。

不过熊洪也不担心,以部落目前的人口数量来算,只要开垦出五六万亩的耕地出来,养活他们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再加上各个营地也在开垦土地,整个凌河沿岸,至少还有个多亩耕地,分散在40多个村子和营地里。

而且,临海营地、沼泽营地、六十里铺、九十里铺营地,以及更东边的白骨洞、灰村、三族营地,都已经实现了主粮自给自足,甚至还能用收成,来支援附近的其他营地和部落。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些村子里申请建造谷仓的数量越来越多。

所以这些营地的主粮种植面积,自然也不会少。

比如水村和黑齿村,这两个村子的规模最初就很大,在黑齿长和水草的带领下,最先完成狩猎采集向种植养殖变化。而且熊部落要以他们两处营地为前沿基地,故而他们目前拥有的耕地,也都达到了5000亩以上。

再比如石岩所在的九十里铺、石灰所在的六十里铺,以及沼泽区营地、临海营地,这些地方虽然成立的时间尚短,但要么是土地方便开垦,要么是雇佣其他部落,耕地面积也都达到了2000亩以上。

而白骨洞营地、灰村营地以及三族营地和乌部落营地,这四处深入东方诸部腹地,能雇佣到更多的人口来帮忙,虽然多处都位于山地之间,但亩数也有不少。尤其是白骨洞营地,竟然也快达到了5000亩以上的耕地面积。

更何况,还有被熊洪寄予希望的朝阳营地。

从熊皮传回来的信息来看,今年春天,他们至少能耕种亩的土地,其中属于熊部落自己的土地,就至少能有五六千亩,而参与耕种的其他部落,每个部落差不多都能分到600亩左右。

这其实对于只出了十几人的部落们来说,已经算是很占便宜的事情了,虽然需要交给熊部落一半的收成,但剩下的一半,总量也是很充足的。这些部落算过,就算给了一半,剩下还有近300亩的收成,也差不多有个三万多斤的粟籽。

况且,朝阳营地的建设,非常缺人手,肯定会召集他们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用来弥补他们耕地不足的窘境,而只要是召集过来的,熊部落向来都不吝物资,会给予一定数量的粟籽或者其他物资,用来交换这些部落的劳动力。

故而对这些部落来说,只要是熊部落上马的“项目”,无脑跟进就行,别的不用管,只要出人,剩下的就等着“躺赢”。

农业文明对土地的需求似乎是无止境的,而熊部落的各种工坊,对原材料的要求也在逐年升高,多方因素之下,让部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产生了对土地、资源的渴望。

而熊洪对于南方的探索,也有这一部分的原因存在。

他知道,只要翻过这些似乎无穷无尽的山林,再往南走上几百里,就会是一马平川的地方,部落想耕种多少地,就耕种多少地。

当然朝阳营地的东北方向,相距不远的地方,应该也有大片的平原适合耕种——即便现在应该都是沼泽和湿地,或者干脆是湖泊和河流组成的水网,但只要沉下心去改造,这些被视为蛮荒的地方,以后总会变成可以耕种的土地。

如果熊洪胆子更大一点,再派一些人渡过窄窄的海峡,沿着海岸线往南方去,翻过山脉之后,就会进入一片更加巨大的平原,而这处平原的大小,是如今的部落族人无法去理解和描述的。

毕竟被后世称为美洲的地方,有着令人眼红的广袤平原。

“行了,这些耕地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我需要准备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