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兵部尚书!庄奎!(4 / 4)

加入书签

“临州军统帅庄奎——”太监一字一顿地念着,声音在众人耳中回荡得分外清晰,“历年戍边,忠勇为先,屡立战功,保境安民,镇慑外敌,功勋卓着。”

这一句“功勋卓着”,像是一把火,点燃了在场所有临州军将士的心。

“自即日起——”太监稍作停顿,抬起眼,扫了跪在地上的庄奎一眼,然后以更洪亮的声调宣道:

“封汝为——兵部尚书!”

那一瞬,仿佛整个帅帐前的空气都炸开了。

庄奎脑海中先是“嗡”的一声空白,紧接着是热浪一般的冲击,瞬间从心口直冲头顶。

——兵部尚书。

这是何等的职位!

那是掌天下兵马调度之权的枢要之位,是京中朝堂上最具分量的几柄权柄之一。

他这一生,纵横战场,鲜血与功劳俱在,可从未想过,自己有一日会从临州的军营,直接踏入那权力的中枢!

“谢——陛——下——隆——恩——!”

他的声音低沉而滚烫,透着战场铁血般的厚重,却又带着无法掩饰的激动与颤抖。

这一拜,不只是对天子的谢恩,更是对他多年征战、风雪不弃的最好注脚。

在场的将士再也按捺不住情绪,像潮水一样同时跪下,高声呼道:

“恭贺大帅——恭贺兵部尚书大人!”

呼喊声震天,压得空气都在颤动,像是战场上冲锋的呐喊一般,带着热血与骄傲。

徐学忠双拳紧握,眼中有热光在闪烁。他跟随庄奎多年,知道大帅是何等的人——寡言、沉稳、心怀大义,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若真有谁配得上这兵部尚书之位,那必是庄奎无疑!

禁军卫士的面色依旧沉稳,然而他们眼底的光却掩不住,那是一种对真正将才的敬意。

宣旨的太监缓缓将圣旨收拢,走上前两步,双手恭敬地递向庄奎。

庄奎伸出双手接过,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力气不够,而是那圣旨的重量,不只是绫罗与金粉的分量,更是帝王信任与天下兵权的托付。

“末将——领命!”

四字出口,沉如山岳。

围成一圈的军士们眼眶都红了,有人悄悄抬手抹去泪水,有人咬牙忍着喉间涌上的酸意——那不是悲伤,而是骄傲到极点的激动。

自此刻起,临州军的统帅,不再只是他们的“大帅”,更是京中朝堂的兵部尚书,是整个大尧兵权的掌舵之人!

帅帐前的风猎猎作响,金雕旗在阳光下高高飘扬,仿佛在为这位新任兵部尚书欢呼。

整个临州军营,在这一刻,心与声同动。

圣旨一收,太监的声音方才停下,可那份庄重的余音,仍在众人耳中回荡。

片刻的静寂之后,军营像是被什么引燃了一般,瞬间炸开。

“兵部尚书大人——!”

“不愧是咱们大帅!”

“我就说嘛,大帅的功劳,天子岂会不知!”

呼喊声此起彼伏,原本整齐肃立的队列在激动之下再难维持,军士们顾不上礼仪,一个个攥紧拳头,面色通红,甚至有人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啸。

自临州军建营以来,他们便是边陲屏障,是朝廷和天下的最后一道钢铁长城。

年复一年的风雪、血战、饥寒,他们都挺了过来——可那些年,边军被轻视,被忽略,战功往往化作京中几句冷淡的“有劳”。

今日不同。

今日,临州军的旗帜上,真正插上了京中的权力印记——他们的统帅,从此是兵部尚书!

那份激动,不只是为庄奎,更是为整个临州军的尊严。

徐学忠上前一步,满脸通红,重重地抱拳:“恭贺大帅!自今日起,您是在京有座的尚书大人了!”

庄奎接过圣旨,缓缓起身,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这些面孔,有的在战场上与他并肩杀敌,有的在深冬寒夜与他围炉饮过热酒;有的曾在箭雨中为他挡下致命一击,有的曾在尸山血海中背着他突围而出。

“诸位。”他的声音并不高,却穿透了所有人的喧嚣,“这兵部尚书之位,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

他顿了顿,举起手中的圣旨,沉声道:

“这是咱们临州军的荣耀!”

军士们齐齐昂首,胸膛像要被那句话撑破。有人忍不住吼了一声:“临州军——威武!”

紧接着,这一声如同滚雷般传开,数百人同时高呼:

“临州军——威武!”

“临州军——威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