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独占鳌头!(4 / 4)
之上,身形如同一枝迎风而立的寒梅,不染一丝尘埃,独具清冷之美。
清晨的微风轻拂而过,带起她耳边的几缕青丝,柔顺如云,却衬得她眉目间的冷意愈发深邃。
她静静地俯瞰着湖面,目光落在远处的诗会场地。
虽不言语,但那份从容与威严,已然让身后的弟子屏住了呼吸,不敢多言。
“雪霁正在主持缘会。”青衣弟子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与敬畏,“她的表现一直很出色。”
洛青霜没有回应,目光依旧投向远处的圆台,眸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那是她对这个小徒弟少有的温情流露。
“雪霁天资不错,但若只是这般,仍然难以突破平庸。”
洛青霜缓缓开口,语气如霜冷冽,“我教她,乃希望她能自成一脉,而非止步于此。”
青衣弟子默然。
他知道,师尊对每一位弟子的要求都极为严苛,即便是白霁雪,也不例外。
然而,洛青霜却似乎未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诗会上。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远处的山峦与湖水,语气低柔,却透着一丝淡淡的孤寂:“天下才俊万千,真正有资格传我衣钵者,何其难得。”
清风徐徐,柳丝轻摆。
洛青霜的身影宛若屹立于风雪中的梅树,孤傲而清冷,透着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距离感。
然而,在这份距离之下,似乎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期待。
“也许,今日能有些许意外吧。”洛青霜低声说道,语气中透出一丝难得的轻叹。
但她的神情却依旧淡然,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不足以真正打动她的心弦。
洛青霜站在高台之上,清冷的目光注视着远处的圆台。
圆台之下,飞花令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每一个参赛者都带着无比认真的神情,或是紧皱眉头沉思,或是迅速提笔落墨。
然而,这些在台下观众看来或紧张或从容的表现,在洛青霜眼中,却像一场拙劣的表演。
她微微眯起眼,清冷的眸光流转在每一位参赛者身上,却没有停留太久。
因为,她知道,这些人不过是凡俗才俊,即便有才情,也难以真正触动她的内心。
磬音如雨滴般落下,一轮轮的诗作被提交上去。
一名中年文士首先上台,他的动作颇为从容,显然对此轮飞花令信心十足。
他深吸一口气,随后朗声念出:
“秋风卷帘夜微凉,孤灯独影忆故乡。”
洛青霜微微挑眉,嘴角却浮现出一丝讥讽的笑意。
“故乡旧题,情深意浅。”她在心中轻声评价,“言辞虽工整,却无一字能撼动人心。”
果然,台下的观众并没有太多反应,只是寥寥几声掌声随风散去。
中年文士神情微变,悻悻退场,他的自信显然在洛青霜的冷漠目光中化为无形的尴尬。
下一位上台的是一名年轻女子,身着粉红长裙,眉眼间透着一丝灵动。
她提笔略作思索,随后声音清脆地念道:
“秋水映月天如镜,风送桂香伴孤影。”
洛青霜轻轻摇头,眼中透着几分冷意:“画面虽美,却如浮萍般轻薄,少了几分厚重之意。”
她的目光掠过那名女子,仿佛只看了一眼,便将她彻底归为平庸之列。
圆台之下,气氛渐渐有些低迷。
飞花令的规则极为苛刻,十声磬音内即兴作诗,无论对才情还是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而连续几位参赛者的表现都未能激起太多波澜,使得观众的兴趣也逐渐降低。
洛青霜却没有因为这片刻的平淡而失去耐心。
她静静站在高台上,身姿挺拔,衣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目光依旧冷静如霜。
她不急,她知道,这场飞花令尚未结束,还有时间验证自己的预判。
又一名书生上台,他的神情略显慌张,显然对飞花令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
他提笔急急写下两句,随后高声念道:
“秋风萧瑟人心乱,庭前月影映愁颜。”
洛青霜听罢,冷笑一声,心中暗道:“一味哀叹秋风,却忘了诗之魂在于意境的升华。这样的诗作,空有辞藻,无有灵魂。”
果然,台下的观众一片哗然,议论声此起彼伏,显然对这首诗并不买账。
那书生念完后,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狼狈地退下了圆台。
接连几位参赛者的表现,显然无法让洛青霜动容。
她轻轻闭上眼,仿佛在用这样的方式遮断这片场地的凡俗喧嚣。
但她的耳畔,仍然传来一个又一个平庸之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