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必要的理由(2 / 3)

加入书签

    卢象升更是细心,瞒着孙承宗为他置办了一顶不甚昂贵但十分暖和的毡帽。

    帽檐垂下护住双耳与后颈,可使大人免受风寒。

    孙承宗万万没想到自己除夕一早,就能收到新春贺礼。

    他先感念了一番卢象升的周到照拂,然后道:

    “你我不妨早些动身。雪后路滑,加之这般天气,只怕牛马畏寒不出。”

    卢象升表示十分赞同:

    “先生所言极是。那便此刻出发,步行入宫。”

    ——首次参加内阁议事,他可不想在陛下面前迟到。

    锁好院门,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积雪,向巷外走去。

    巷弄间,许多穿新衣的孩童不畏严寒追逐嬉戏。

    笑闹声打破清晨寂静。

    有几个面熟的孩子见到卢象升,立刻围拢过来,笑嘻嘻地作揖喊道:

    “卢公,孙老,新年好!新年吉祥!”

    卢象升面上露出温和笑意,停下脚步,从怀中摸索出几块用油纸包好的饴糖,分给孩子们:

    “拿去,拿去,就这些了,莫要争抢。”

    孩童们欢天喜地地接了糖,一哄而散。

    孙承宗在旁看着,捋须叹道:

    “实难想象,两月之前,京师曾经兵燹之灾。”

    听孙承宗提及战事,卢象升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神色沉凝下来:

    “彼时晚辈在大名府,闻建虏绕道蒙古,破关南下,兵锋直逼京师,只觉五内俱焚,以为社稷危如累卵,江山或将不保……”

    “幸有老大人临危受命,统筹调度,力挽狂澜于既倒。”

    “否则,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卢象升指的是己巳之变中,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高龄再度出山,督师御敌之事。

    孙承宗目光投向远处残雪覆盖的屋脊,缓缓道:

    “此乃人臣本分,何足挂齿。”

    卢象升语气转而振奋:

    “好在陛下得蒙真武大帝垂青,亲传仙法,可称千年未有之祥瑞!吾辈幸甚,大明幸甚!建奴边患,终有彻底廓清之日!”

    孙承宗微微颔首,脸上亦露出一丝宽慰之色。

    此时,二人已走出民居巷陌,来到更为开阔的街市之上。

    除夕寒意凛冽北京城,处处透出浓浓的年节气象。

    各家门首皆贴上了崭新的桃符、门神与春联,红艳艳的色彩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

    纵使清晨,街上行人较平日多了不少,多是置办最后一批年货,或是赶往亲友家拜贺的百姓。

    尤其爆竹燃放后的淡淡硝烟味,与各家准备年饭飘出的香气混杂在一起,让卢象升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

    他不禁边嗅边道:

    “待晚辈得陛下信重,出镇辽东,当整饬军备,广开屯田,以仙法辅以精兵……”

    待卢象升说了很长一段话后,忽然想到什么,笑着补充: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