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刻在DNA里的口令!你军训来啦?!(2 / 5)
看他这首《一二三四歌》吧……
多么朗朗上口啊!
短短两三句下来,好多人脑海里都有种“被洗脑了”的感觉!
只听一遍,再回头一想,感觉都能自发的跟着哼唱出来!
这种洗脑程度是什么东西才会有的?
那特么是口水歌才会有的!
一首红歌,在朗朗上口程度上,将以此为特色的口水歌摁在地上摩擦,让大家都能够记住,并口口相传!
你就说这种作品,有多么的经典吧!
【啧啧啧……】
线上直播间那边很多人都在刷:
【什特么叫天赋啊!】
【沈铭恩的演出开始之前我觉得前面谁都挺好,一时间都不知道把票投给谁,他一开嗓,我瞬间不犹豫了,感觉只能投给他。】
【真就感觉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你说岳霍川他们也不是不努力,那帮资本也给他们找了不少外援,怎么所有人加一起,感觉都比不过沈铭恩随手一首呢?】
【感觉这种真就像是脑子里自然而然产生的,很和谐,很丝滑,跟那种拼接的完全不一样!】
……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听着多丝滑啊!
后面的衔接更像是浑然一体一样,不像是其余歌手那种,各种大气磅礴的片段拼凑在一起,TMD加夺少润滑油感觉都润滑不到一起似的。
懂得将“一二三四”这种队列训练中最基础的口令,纪律与秩序的象征化作“歌曲”,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角度,加上这种丝滑的唱腔,直接就铸就了一首可以永久流传的经典好吗!
评论区尤为网友是这样说的:
【将口令转化为歌曲,这种巧妙地转化,既保留了队伍的严肃性,又赋予了军营生活以诗意与温度,让“命令”成为“旋律”,让“纪律”融入“感情”,这简直无懈可击,简直无可挑剔!】
而沈铭恩的演唱,还在继续:
……
“一呀么一呀么一呀么一……”
“一杆钢枪交给我!”
“二呀么二呀么二呀么二……”
“二话没说为祖国!”
“三~呀么三!”
“三军将士苦为乐!”
“四海为家~”
……
大气、磅礴、硬朗!
在沈铭恩的歌声里,大家既可以听到“钢枪在手”的坚毅,又可以听到“热血滚烫”的柔情,蜀黍们的形象从符号化直接转为了立体化,进行曲与抒情曲巧妙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既保留了军旅音乐的刚性,又不失“柔性”。
“哇!!!”
现场很多观众都忍不住露出一副惊艳的表情,导播老师的镜头扫过观众席,可以看到很多观众忍不住跟着呐喊,跟着欢呼,跟着鼓掌!
真就是听服了啊!
前台观众尚且如此……
后台呢?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