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以国师之名造福百姓(1 / 2)

加入书签

    在百官注视下,她从容地披上那象征道门极高地位的紫袍,宽大的袍服更衬得她身姿清逸,气质超然。

    她手持拂尘,立于大殿中央,虽未佩戴过多珠翠,但那通身的的气度,竟比满殿朱紫更令人不敢逼视。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需要靠摆摊算命、巧言诡辩立足的“苏神棍”,而是名正言顺、受命于天的——天耀国师。

    百官神色各异,有敬畏,有好奇,有嫉妒,更有深深的疑虑。

    但无论如何,无人敢在明面上质疑。

    那场“天雨”太过震撼,以及她的各种语言都太超前且准确,使得任何针对她能力的非议都显得苍白无力。

    皇帝看着她,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压与试探:“国师,既受此封,当竭诚尽智,护我天耀国运昌隆。”

    苏清言微微躬身,拂尘轻搭臂弯,语气淡然却自有分量:“贫道既食君禄,自当分君之忧。必当恪尽职守,仰观天象以察时变,俯察地理以安民心,助陛下,廓清寰宇,稳固江山。”

    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楚王,掠过空着的摄政王位置,最终落回皇帝身上。

    话语中的“廓清寰宇”几字,让所有人都心中一凛。

    这位新任国师,绝非安于斋醮祈福之辈!

    加冕礼成,苏清言在宫人的引导下,入驻了钦天监旁特意为她修缮一新的国师府。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天下。

    岭伢城中,墨境玄接到密报,看着上面“苏清言受封国师”的字样,久久沉默。

    他走到窗边,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指尖摩挲着一枚温润的铜钱,那是苏清言遗落在他书房的。

    国师……

    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嘴角勾起一抹难以言喻的弧度。

    有骄傲,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棋手看到最重要那颗棋子终于落入关键位置的笃定,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因距离和地位变化而产生的微妙焦躁。

    她站得越高,便离他越远,也越是……耀眼得让他心慌。

    而在京城国师府内,苏清言褪下那身沉重的紫袍,换上一身轻便的常服。她站在庭院中,看着天空中舒卷的流云,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国师之位,是荣耀,更是枷锁。她从此将被架在火上烤,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

    皇帝要用她,也要防她;楚王要借她势,也要控她权;摄政王视她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但这正是她想要的。只有站得足够高,才能看得足够远,才能拥有足够的筹码,去下一盘更大的棋。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国师的舞台已经搭好,好戏,才刚刚开场。

    接下来,就是得国师预言者,得天下了。

    但她在进行下一步计划前,要先拿到百姓的呼声。

    她如今是名正言顺的天耀国师,拥有开府建牙、直达天听之权。她将目光投向了京城内外那些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流民。

    国师府门前,巨大的“施粥棚”立了起来,不同于以往官府或寺庙的施舍,粥棚前悬挂的旗帜上,鲜明地绣着“国师恩泽”四个大字。

    苏清言下令,每日定时供应稠粥和馒头,确保老弱妇孺优先。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