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何县令被醍醐灌顶(4 / 5)
。
我觉得,咱们这里能做出来的成绩,肯定是别的地方望尘莫及的。
当初小叔说一定要留下来帮我,但是我觉得以小叔的能力来讲,只做个县令有点屈才了,尤其是往后国家经济需要改革推陈出新,正是需要像小叔这样有头脑的人去开拓新蓝图。
等这一批朝臣都凑齐了,国家机器才能正常的运转起来。”
何立新激动的无以言表,“焕焕……我……”
焕焕对他不仅是救命之恩,还有知遇之恩,他心里的感激真的不知道要用什么来报答。
徐焕微笑道:“小叔,您要不是那块料,我今天也不能说出这些话,毕竟您在外干得好,我作为您的侄女面子上不也有光嘛!”
何立新眼里泛起了湿润润的光:“那你……日后也会离开这里吗?”
徐焕与何云谦对视了一眼:“我和谦哥两人准备在幕后推动着大燕滚滚向前!”
何立新懂了,焕焕不喜欢走上朝堂做那种呼风唤雨的决策者,她更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谋划者……那我何立新就做挡在焕焕前面的话事人,把非议、抨击、批判甚至是打击报复统统都扛在前面,一定要让焕焕的想法能贯彻落实,让焕焕的思想能扬光大!
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何立新又想到了家里边的事,便问道:“你把何翔安排的这么好,咱们家里那些孩子,我怕他们会有意见。”
徐焕淡淡的一笑,“我其实都安排的很好,有些事时机没到,我便不方便多说,都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性格安排他们做事的,也一定会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大做强,光热。
没有厚此薄彼,只看他们够不够努力。”
说完,徐焕起身,“小叔,那我们俩就回去了,明早要回基地去练兵。”
何立新“哦哦”
了两声,又想起个事:“对了,刚才忘说了,我想在南门修一条通往乐陵州那个海平县的路。”
“海平县?”
徐焕有点忘了这个地方。
“就是忍者第一次靠岸杀了不少富户的那个县城。”
何立新解释道,“这样咱们以后去乐陵州就不用再从曲阳县那边绕一大圈过去了,只要咱们这边修一条路过去,咱们泰和县、海平县和曲阳县就形成了一个圈,通商更方便了。”
徐焕一拍手,“这个好!
这个好!
那就尽快组建修路队,再修一条通到海边的路,让严师傅去看看,在哪修一个港口合适,注意避开咱们的山洞出口,那里看看不行弄点什么遮挡一下,形成一个无人区。
小叔你没事的时候琢磨琢磨,有什么想法就让毛毛的手下给我们去信,不算大事的话,你做主就行。
我的原则就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搞建设,比如说,修路,反正也是修一回,干脆就修个四排车道的,万一以后这边贸易达了呢?车马一多,别在因为路不好耽误了事。
要想富先修路!
人跟着钱走,钱跟着车轮子走!
有了路才能有一切的流通。
还有港口,咱们就提前想好了需要什么部门,直接把港口检验的、办手续的衙门和仓库也一并都建出来。
一些关于海关的条文规定估计朝廷应该也没有现成的,不如小叔你跟海平县那边多交流交流取取经,咱们这边自己先做一套临时条例出来,回头等朝廷出了统一的条例,咱们再对接更改。
守着海边,海货也是个产业,要不要招揽一些人把这个事业也搞起来呢?怎么搞?是建村子还是建工厂从附近的县城招工人?亦或者找商户跟朝廷联合经营?
总之就这些吧,小叔您慢慢琢磨,只要是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事,您就当这里是个试验田,在这出错不怕,地方小好改正,别在以后的高位上出错就行,我相信有了这里的实践经验,小叔……您的未来不可限量。”
徐焕今天这一趟就是来给何立新醍醐灌顶的,一下子把他的脑窍给激活了。
徐焕没有想到,她今天随口一说的一番话,对何立新往后余生的影响特别大。
以至于他后来做了户部尚书都对焕焕今日说的话记忆犹新,依旧秉承着焕焕的信条砥砺前行。
后来他这个大刀阔斧实行经济改革的尚书,被称为史上最有经济头脑的改革先锋,被全国商贾大为崇拜,也被老百姓广为赞颂。
百姓不再只靠种地为生,农闲的时候有了更多挣钱的路子;
有了朝廷的宏观调控,不存在垄断经济,联营工厂遍地开花,有了朝廷的保驾护航,商贾们挣钱更公平,风险更低,纳税也更积极;
开海关,更是让商贾们无需内卷,因为出路太多了,小钱都不愿意忙活了,这样又让小商贩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没有苛捐杂税,百姓的钱包也鼓了起来,存款增多,幸福指数上升,消费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民生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
鼓励手工明,鼓励开辟新的对外贸易之路,鼓励农桑畜牧新法,鼓励优生优育,鼓励建设新农村……
还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