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上工(2 / 3)
都会留十元钱当做固定存款。
这么多年积攒下来,除去某年给小叔子支援彩礼400元外,还剩余存款440元。
这次从首都来到川宁县,路上用掉了一些,手里还剩下400元整。
原主有一本专门的票本,出发前她把所有油粮票都换成了全国通用票。
共有粮票100市斤,油票5市斤,以及布票1匹,棉花票1斤,以及各种奶粉票、副食品票、红糖票十几张。
总的加在一起,虽然不算富裕,但叶箐芸按照目前老百姓的生活情况计算,这些钱票也足够她们母子五个渡过这两年过渡期。
为什么是两年?
因为现在是1975年四月。
距离恢复高考只剩下两年半。
距离市场开放还有三年。
所以,只要她不大手大脚的花钱,等熬过这两三年,凭她的本领,随便干点什么都能让全家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叶箐芸单独把一百元拿出来,剩余的三百元不动。
她想,一百元用到夏收绝对足够。
可第二天来到红岩公社供销社,叶箐芸才发现她家里什么都缺,什么都要买。
蚊帐、暖壶、菜刀、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杯子牙刷肥皂被子这些通通都得买。
得亏现在天气热,被子薄,不然厚棉被还得花更多钱。
而且屋门前那块不到两百平的自留地她得种上菜,以后才有菜吃,眼下买菜都要钱。
对了,今早她出门前,四个孩子眼巴巴的问她能不能买点肉回家。
孩子们馋肉了。
叶箐芸站在肉摊前咽了口口水,她这个三百多岁的孩子也馋。
可惜票本里没肉票。
那怎么办?
肉票紧缺,只能用别的票再加点钱找人换。
买好肉,叶箐芸背着大包小包回到生产队,做了顿丰盛饭菜犒劳自己和孩子。
在美食的作用下,母子五人心理上的落差瞬间被抚平。
回到乡下的生活,和在城里也差不多嘛~
结果睡前一算账,除去用掉的票,一百元居然只剩下十八块!
叶箐芸不敢相信的看了看躺在自己身旁的小儿子,又看了看睡在床上的三个女儿。
难怪说孩子是吞金兽,原来养孩子这么费钱!
想想也是,她今天买的生活用品全是五人份,而且这些帕子牙刷杯子什么的还不能共用,不然非打架不可。
“再这么花下去,一年怕是都撑不住。”
叶箐芸在心里告诫自己,手要紧起来。
不能按照原来在城里的生活水平继续过了。
不过光节流也不行,还得开源。
......
早上六点钟,生产大队的上工铃敲响。
叶箐芸五点半就起了,早已烧好一锅热水装在暖瓶里,又蒸好五个红薯用余火闷在灶上,嘱咐老大记得给自己和弟弟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