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50(2 / 3)

加入书签

我们可以去教堂遗址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

    周日清晨,两人来到城郊的教堂遗址。如今这里只剩下断壁残垣,荒草在石缝中肆意生长,唯有那块刻着“圣日安息”的石碑,还顽强地立在原地。陆承砚蹲下身,轻轻擦拭石碑上的灰尘,突然,他的手指顿了顿——石碑背面,刻着几行细小的字:“愚昧无知的民哪,你们这样报答耶和华吗?他岂不是你的父,将你买来的吗?”

    “是《申命记》第三十二章的句子!”苏晚惊喜地喊道,“你祖父一定是想通过这些,告诉我们什么。”

    陆承砚站起身,看着石碑上的字,若有所思:“我祖父曾说,那场火灾后,很多人开始怀疑信仰,甚至放弃了安息日的传统。他刻下这句话,或许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上帝的恩典,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

    阳光洒在断壁残垣上,给古老的石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苏晚看着陆承砚专注的侧脸,心里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情愫。她发现,和陆承砚一起探寻这些秘密的日子,就像安息日一样,让她感到宁静而安心。

    第三章火中的真相与心的靠近

    为了找到更多关于火灾的线索,陆承砚带着苏晚去了市图书馆的古籍部。在一堆尘封的旧报纸里,他们终于找到了关于那场火灾的报道。

    报道里说,1948年的那个安息日,教堂突然起火,消防员赶到时,藏经阁已经被烧毁大半。有目击者称,火灾发生前,看到几个陌生男子在教堂附近徘徊,形迹可疑。而更让人意外的是,报道的末尾提到,老牧师陆敬之在火灾后,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给她取名叫陆念安。

    “陆念安……”陆承砚喃喃自语,“我小时候听祖母说过,我有一个从未谋面的姑姑,就叫陆念安,后来去了国外,再也没有回来。”

    苏晚看着报道,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会不会,这场火灾和你姑姑的父母有关?你祖父收养她,是不是因为知道什么隐情?”

    陆承砚沉默了片刻,然后拿出手机,拨通了远在国外的姑姑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说明了来意,电话那头的陆念安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当年,我父母是教堂的信徒,他们发现有人想破坏安息日的仪式,还想偷走教堂里的一本珍贵《圣经》——就是你现在手里那本。他们试图阻止,却被那些人报复,放火烧了教堂。你祖父为了保护我,才谎称我是孤儿,收养了我。”

    挂了电话,陆承砚的眼眶有些发红。他终于明白,祖父当年为什么不愿提起那场火灾,也终于明白,那本《圣经》上的火痕,不仅是灾难的印记,更是信仰与爱的见证。

    苏晚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现在真相大白了,你祖父的用心,我们都懂了。”

    陆承砚抬起头,看着苏晚温柔的眼神,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他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苏晚,这段时间和你一起探寻这些秘密,我很开心。你让我明白,安息日不仅是休息的日子,更是让我们回忆恩典、珍惜当下的日子。我……喜欢你,想和你一起,度过每一个圣日,一起守护这些珍贵的回忆。”

    苏晚的心跳骤然加速,她看着陆承砚真挚的眼神,用力地点了点头。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窗户,洒在他们紧握的手上,温暖而明亮。

    第四章圣日的传承与永恒的约定

    一年后的安息日,苏晚和陆承砚在修复后的教堂里举行了婚礼。教堂的钟声悠扬,回荡在古城的上空,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落在新人身上,像是上帝赐予的祝福。

    婚礼上,陆承砚拿着那本带火痕的《圣经》,对着苏晚,也对着在场的亲友,轻声读道:“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本《圣经》,见证了灾难与重生,也见证了我和苏晚的相遇与相爱。它让我们明白,人类繁衍的意义,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信仰与爱的传承。我们会带着这份恩典,珍惜每一个圣日,也会将这份信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