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因果的因(2 / 3)
nbsp; “你莫非胡言乱语,哀家的安平如何能背井离乡,受那等困楚?”
太后娘娘不悦,凤眸一冷。
不等通天道长回复,皇上已经大笑起来:
“母后,安平已求朕,她想要和亲到羌国,朕已同意,道长的相命无错。”
“安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后震怒,杏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猛磕三个响头:
“母后,是女儿不孝,女儿与母亲相认世间不久,但在女儿心中,您就是我的亲生母后,但女儿既然受了这等荣华,自是要为羌国百姓做出一分贡献,和亲到羌国,女儿心甘情愿。”
“傻孩子,你才享几天福,你去和什么亲?”
太后娘娘着急了,她已经失去一个女儿,绝不能再失去一个。
贵妃是十分乐意杏儿去和亲,故而此刻开口:
“安平县主有此大义,太后娘娘何不成全?”
“宝月公主是你的女儿,安平也是哀家的女儿,皇帝,我且问你,你想让谁的女儿去和亲?”
太后沉下脸,转头看向皇上。
“母后,安平是县主,且自愿和亲,由她和亲,很是合适。”
皇上皱眉,左右为难,一个是自己亲生女儿,一个是被侧封的普通女子。
“好——”
太后气笑了,起身就由张嬷嬷搀扶着离开。
杏儿赶忙上前扶着,被太后甩开,她无措的站在原地。
皇帝被自己母后下了面子,此刻脸色阴沉,但还是将宴会进行到底,并且还当众宣布安平县主和羌国国主的婚事,并定于三日后送行。
为皇上寻来通天道长的顾沉骁也升职,进入大理寺任职,成为大理寺丞,以及兼工部员外,负责监督修建摘星楼。
回程的路上,一家三口坐在马车里,虞母心里还惦记着道长对虞昭绾的批命,心下想着命中带煞就害怕。
“明日,我再带着昭昭去宝华寺找主持看看有没有什么化解之法。”
虞父点点头:
“想去就去,命数虽天定,但事在人为,也许有转圜之机。”
虞昭绾扶额:
“娘,女儿不好好的吗,不用叨扰主持,也许就是通天道长胡说八道,我看他也不过七十有余,谎称百岁零八,不过是为了博得皇上宠信罢了。”
“莫要胡言,你瞧他可是一语就说中安平公主即将要和亲的事,这可是连太后娘娘都不知道的事,他如何算不得有通天的本事。”
虞母素来敬畏神佛,故而看向虞昭绾的眼神多了几分训诫。
后者无奈叹气。
“去吧,就当宽慰你娘。”
虞父如是说。
京城的变化莫测,虞昭绾第二日就去见了宝华寺主持,两人禅坐,主持替她算了一卦,可却是大凶,大凶中又夹带着贵气。
这种签文已经许多年不曾出现过,上回还是大皇子未被废前,前来请他指点迷津,当时他说了一个字:“忍”
眼前的女子,瞧着面容宁静,可秀美锋利,外柔内刚,认准的事没人能改变,他叹气:
“施主心中已有答案,何苦还来问老衲。”
“寄元师父,我不是来求结果,而是来问因,我自睁眼,心中就存有犹疑,为何会有一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