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皇太弟李景遂(1 / 2)
楚昭辅听杨骏提及李德明,下意识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揣测:“估计是李德明怕醒来后担责任,毕竟之前在议和一事上条件太过惊世骇俗,所以这几天一直躲着,连消息都不敢传过来。”
杨骏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沉吟片刻后抬眼道:“收拾一下,我们现在去趟李德明的府中。”
楚昭辅明显愣了一下,语气满是意外:“将军,您前几日还说,李德明正避着咱们,这几天暂不登门,免得撞了钉子。
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此一时彼一时。”
杨骏站起身,伸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袍,语气沉了几分道:“之前还能等南唐宫廷内部态度明朗,可现在官家那边逼得紧,若真的议和不成,咱们没必要再耗在金陵城。
留在这里,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他一边系着袍带,一边补充道:“再者,李德明虽躲着,但他是南唐主和派的关键人物,若能从他口中探到李景遂和李璟的真实想法,或许还能抓住最后一丝议和的机会。
就算他不愿说,咱们亲自登门,也能看看他府中的动静,判断南唐主和派如今的底气到底还有多少。”
楚昭辅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明白过来,不再多问,转身快步去收拾东西:“将军思虑周全,属下这就去备车。”
“好。”
……
李德明的府邸在金陵城东,青瓦朱门隐在绿树间,透着几分文官宅邸的雅致。
杨骏与楚昭辅乘车赶到,刚在门前禀明身份,府门便“吱呀”
一声打开,一个身穿银白戎装的年轻人快步走了出来。
他面色涨红,眼神带着怒火,一见到杨骏二人,便厉声怒骂:“你们这些北方来的背信弃义的小人!
枉我父亲之前一心为南唐议和,想保一方安宁,没想到你们转头就逼得他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如今还有脸登门拜访?”
楚昭辅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语气尽量平和:“想必这位就是李大人的公子吧?今日我们过来,是有关乎南唐安危的要事与他相商,还请公子行个方便,让我们见李大人一面。”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那年轻人便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刃寒光闪烁,直指杨骏:“相商?我看你们是来看笑话的!
今日我便替大唐志士杀了你们这些小人,为父亲出口气!”
说着便要挥剑上前,就在剑刃即将逼近杨骏的瞬间,一道凌厉的呵斥声从府内传来:“李勋,你这是做什么?不要命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道中年身影从屏风后缓步走出。
他未穿朝服,仅着一身月白暗纹便袍,袖口微挽,却难掩周身沉稳气度。
此刻的李勋剑指前方,手背上青筋凸起,此刻握剑的动作猛地一顿,剑锋“嗡”
地轻颤。
他猛地转头看向来人,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被不甘取代,声音带着未平的气音:“殿下!
您怎么会在此处?那些北地使者言语辱我朝纲,实在欺人太甚,我才……”
来者见李勋悻悻收剑,便径直穿过人群走到杨骏身旁。
他身着素色锦袍,气质温雅却自带威仪,开口时语气谦和:“杨将军,在下李景遂。
适才李勋,皆是因李大人连日昏迷不醒,心中焦虑才失了分寸,有失礼数之处,还望将军海涵。”
皇太弟李景遂?
杨骏心头微惊,目光带着几分异样打量着眼前的中年男子——传闻中李景遂性情温和,不喜争权,今日竟会出现在李德明府中,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迅收敛神色,拱手回礼:“殿下客气了,不妨事。
李公子此举是为父亲担忧,乃是至孝之人,杨某能够理解。”
李景遂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身后的府邸,语气微微沉了几分:“杨将军今日登门,想必是有要事与德明兄相商。
只是我刚从内院出来,德明兄至今仍未苏醒,怕是暂时无法与将军见面。
不知将军究竟是何事这般紧急,竟要亲自登门?”
杨骏听李景遂主动问起来意,眼底瞬间闪过一丝精光。
他清楚,李景遂作为皇太弟,不仅是南唐主和派的核心人物,更能直接接触到李璟的真实想法,从他口中套话,远比等昏迷的李德明醒来更有效。
他先不动声色扫了眼周围——李府门前还站着几个侍从,李勋虽收了剑,却仍用警惕的目光盯着他们。
杨骏沉吟片刻,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殿下,此事关乎南唐安危,不如借一步说话?”
李景遂闻言,眼神微微一动。
他看了眼身后紧闭的府门,又瞥了眼满脸不甘的李勋,很快明白杨骏的顾虑。
他轻轻点头,侧身做出一个“请”
的手势:“将军考虑周全,确实此处不宜多言。
府中恰好有处僻静的茶亭,不如随我进去,咱们到亭中详谈。”
杨骏见状,立刻对楚昭辅递了个眼色,让他在府外等候。
随后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