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月8日二(4 / 5)
女人,用贾宝玉的话来说,“天地间何来如此之尤物。
岂不让咱们这些须眉浊物的臭气给熏坏了。”
有人听了钳工张的调侃竟笑了起来。
钳工张又接着说。
疫情生的时候,乡下是最好后援,农家人照常种粮种园。
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人口集中的城市是最容易被敌人拿捏的软肋,城市越大容易伤亡越大,断水断电断燃气,不战自乱。
伟人领导的解放战争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
力量分散,集中迅,百姓容易保护,敌人容易落入埋伏。
不易受到敌人围困,有吃有喝,久耗敌人士气必衰。
乡下是任何时代爆战争的必胜之地。
最好的防范是避免战争最有利的战术,最强大的武力是震慑敌人不敢轻易冒犯的根本。
中午的时候,雨明显的小了,目力所及的天空,依然被淡淡的云层遮盖得严严实实。
像孕妇托着沉重水汽的云层在这无风的天气里不把沉积的雨水洒卸下来是难以驱散的。
像以往只要阳光射穿一道裂隙就把顽固的云层撕裂的物象今天也显得不灵。
尽管这里是出名的一年四季想下就下的多雨,大多时候像洒水车一样,一走一过随下随晴,躲躲就过去了,但像这样一整天都在下雨是不多见的。
临近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食堂不仅多加了猪、牛、羊之类的肉菜,鱼、虾、螃蟹之类的海鲜也每天不重样的端上餐桌。
以至于后来人们回想那段生活的时候,满满的幸福深深的感激北星公司对工人的优待。
这天又是星期天,即使不是雨休,晚上也是不加班的,只是那些打算下班赶末班车去文礼喝酒逍遥的心里不免有些失望。
吃过午饭工人们陆续回到集装箱,以往那种杂言杂语的玩笑吵闹明显不见了,谁也不想打破接续上午谈兴正浓的氛围。
最后一个回到集装箱的是年近五十岁个子高高、身材略显偏瘦的金岭。
“金师傅,为什么不打伞,小心别感冒。”
吴爱民看到金岭空手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去的食堂,特意给他带去一把雨伞,回来的时候有人看到金岭右手拎着雨伞,任凭雨水落在身上。
“没那么娇贵,让雨水淋淋头脑会更清醒,在这临年傍近大腊月的时节,海连湾正被皑皑的白雪裹得严严实实,咱们却在这里感受淋雨的惬意,难道不是一种难得乐趣吗?”
金岭话音刚撂下,黄茂生满面热情的指着他先前坐的那把椅子说,“金师傅,您请上座。”
每天吃完午饭吴爱民总把沏好新茶的水杯放在他的床铺边,今天却放在了办公桌上,金岭明白让自己坐在这里是接着上午钳工张再接着讲下去。
即使不是讲故事人们也想听听他对生活说些有启意义的话题。
人们或坐或躺静静地期待着一直受人敬待的老师傅的能有什么新奇的景致让人们长长见识。
为此不得不介绍一下在北星知晓他无不对其印象深刻的金岭。
他是当兵转业来到北星的,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住宿的条件多么简陋,床铺的行李都是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尽管离开部队已经多年,身上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严谨自律的军人气质像一面旗帜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使人景仰。
一次闲谈的时候,他曾经给人们绘声绘色的讲过谭嗣同的故事,人们觉得用其中的两句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来衡量他若有战,战必胜的忠勇不屈、肝胆赤诚的品格很是贴切。
尽管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却以严谨持重的作业风格博得人们赞许。
和平岁月里多少看去不与世俗苟合的普通人,为国家伟大的构想在默默的奉献着。
危难时刻他们定会是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英雄。
若不是有无数这样的人,波澜壮阔的山河为什么会像雄狮震吼般惊目世人?蓬勃兴盛的事业为什么会像春雷布雨般震撼寰宇?
北星公司的惯例,有大型机组安装的时候,铆工、管工诸多工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像这样的小型机组除了焊工、钳工还各自干着自己的专业,其余都属于安装工。
作为一个合格的安装工要是把图纸吃透。
连图纸都弄不明白哪里还谈得上技术的好坏。
吴爱民看图纸的本事是金岭传教的,因此金岭是他第二个师傅。
命运似乎有意眷顾他这个天生的可怜虫,除了给他一个那么贤淑的女人做媳妇,还让他在打工的路上遇到一个又一个好人的佑护。
甚至连北星公司的项目经理都对他青眼相看。
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金岭跟吴爱民第一个师傅来自同一个地方,又是前后入厂的,两个人性情也相投,关系自然交好。
对吴爱民多加关照也是情理之中,加上吴爱民师傅长师傅短的礼敬让金岭对这个知恩图报勤恳好学的年轻人从心里喜欢。
吴爱民跟第一个师傅学会实操技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