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月8日2(3 / 4)
乙家跟丙家来自同一个村庄,尽管以前彼此交往不深,买房时机缘巧合使他们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从此两家建立起了和睦的乡人关系,乙家在乡下有一个很大的果树园,还有温室栽培本地人最爱吃的桃李早熟的品种。
在这个特殊时期乙家跟丙家联合起来由乙家弟弟给他们送菜送水果,所有水果自然都是乙家树上新鲜摘下来的,丙家供应蔬菜。
不用说村里家家都有菜园,乙家村里的菜园原本就大,年年下来新鲜蔬菜爷爷都借着送蔬菜的名义来城里看孙子,这次刚好周末爷爷把孙子接回去让奶奶看看,谁知竟生了这样的事儿。
乙家媳妇也曾抱怨过,家里的蔬菜快赶上菜市场了,旧的没吃完新的又送来了,天天往垃圾箱里扔烂菜叶子。
言语中暗含着看看人家甲家有的是钱。
哪里像咱家穷得除了烂菜叶子还是烂菜叶子。
乙家的丈夫有时也反驳道,“人家的爹妈都是城里的教师,月月都有高工资进账。
我爹是农民,家里除了粮食就是蔬菜,你想让他们贴补咱们他们还得有啊。”
乙家媳妇说出了那句女人总会说的话,“当初算我瞎眼了。”
相对乙家的日子过得就消停多了,乙家为了孩子读书才搬进城里来的,乙家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孩在城里读小学,男孩还不到上学的年龄,经常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照看。
乙家媳妇跟丈夫都是同村知根知底出生长大的娃子。
疫情生的时候,乙家媳妇没来得及回到乡下父母家里,跟大多数城里人一样留在了家里。
丈夫是煤矿工人,那时煤矿所有工人吃住都留在矿部集体宿舍,生产照常不误,伙食变得出奇的好。
还增加了补助,工人干劲比以前更加卖力。
“看看人家的父母天天都给送来新鲜蔬菜水果,你父母又能给咱们干些什么?”
从来受不得一点委屈的人,往往受点委屈就会狂躁暴跳如雷。
甲家媳妇的叫嚎声满走廊里回荡着。
甲家丈夫懦嘘着说,“我爸妈都是城里的老师,总不能给咱们送个学生来吧。
再说他们给咱们的钱还少吗?”
“这个时候,钱还有用吗?花钱再多能买来放心水果蔬菜吗?市里买来的蔬菜水果谁知道经过什么人的手。”
“当初不是你选择的吗?要父母都有稳定收入的城里人。”
“那时算我瞎了眼。”
甲家每天不停的吵闹夹杂着一个女孩的哭声从门户里传出。
甲家对门的乙家那个年龄相当十几岁的女孩跟妈妈商量,“要不让他家的小姐姐来咱家跟我在一起。”
(其实乙家女孩也不知道甲家女孩的年龄,觉得叫姐姐有些尊重。
)甲家跟乙家虽说新房落成就在一起居住,但彼此如同陌路一样从不交往。
甲家看不起煤矿工人的乙家。
乙家的户居也没有甲家房间布置豪华阔达。
但在这特殊时期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留在家里,再豪华阔达的居室也不如亲身拥抱大自然给人带来的美感使人幸福。
一天乙家媳妇感觉甲家的吵闹越来越凶,甚至不止一次听到甲家媳妇狂叫,“这样的日子一天,一小时,一分钟都不想再过下去了,等疫情一结束就去离婚。”
接着又是小姑娘的哭声。
乙家媳妇从联络员那里打听到甲家媳妇的电话,那个早晨丙家弟弟送来果蔬的时候,她给甲家媳妇打了过去。
“给你家的水果蔬菜到了楼下,每天只要给我们送来的时候也都有你们的份。
在这特殊时期咱们只有相互体贴,相互体谅,困难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的,相信生活不会永远这样过下去的。”
甲家的媳妇接到电话,停了一会儿,轻轻的说了声谢谢。
为了防止人与人的接触,各家的果蔬都是先分好了。
乙家公公瓜地里的西瓜熟了,整个单元天天都有新鲜西瓜吃。
甲家媳妇实在受不了这种被人孤立的生活,受到邻里的关怀心里很是感动,吵闹声再也听不到了,偶尔屋里传出幽美钢琴曲调的弹奏声。
反省自己毕竟是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尽管别人没有自己读书多,但做人的涵养一点不比自己差。
再也不提离婚之类的话了,尽管疫情结束后甲家拿出很多钱要给乙家跟丙家,但都被婉言拒绝了。
甲家的女孩跟乙家的女孩成了好朋友,疫情时期天天网上视频聊天,疫情结束后甲家女孩在乙家的邀约下一同到了爷爷的果树园,从此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
在甲家的帮助下,乙家丙家的孩子都跟甲家女孩入读城里最好的学校。
疫情有时并不完全都是坏事,使很多人的思想跟生活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些人觉得我的故事缺少对三个年轻媳妇肖像的描述,这样去说吧,当初我见到这三个女人貌相的时候,竟有一阵食之不知肉香,渴时不知水甘,特别是丙家女人,用贾宝玉的话来说,“天地间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