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月4日伍(4 / 5)

加入书签

悲惨。

拿破仑的军队入城之前还是军人,进入城里都变成了罪犯,贪婪的欲望在不可抵御的噬虐中无所顾忌的泄,财富重压之下谁还有心思去想战争那档子事。

有的因为相互抢夺财物大动干戈。

尽管拿破仑出台名存实亡的政令禁止抢劫,不过是制造更多的冤狱使无辜的俄国平民遭到冤死。

战争的残酷在血淋淋的屠刀下变得毫无人性。

何况拿破仑本人也在干着掠夺的勾当。

每遇到建制奢豪的院落都在门面写下,“母亲的宅院。”

就像烧杀劫掠过后建立的慈善院写下的“吾母之家”

打算拉拢留守居民顺从他们的统治一样的荒唐。

实在滑稽可笑。

有一段话是这样评价的,这支军队就像无人放牧的牲口,可劲的祸害使他们生存下去的草料,干尽了连他们自己都感到震惊的事儿,所有的作为无不是露出灭亡的迹象。

在拿破仑人生命运看似最辉煌的时刻,远在那边的母亲却在默默地为他祈祷,“但愿这一切能够长久。”

殊不知,这位被人称之为“战神”

的矮个男人其作为早已出战争概念的范畴。

那位母亲不知道她祈祷下的儿子“伟大的荣耀”

越长久越有更多无辜的生命在他的铁蹄下奔赴死亡的绝境。

足以见得连他母亲都不相信他会成为世界长久的霸主。

可想而知如此的行径下颁布的政令还能不能起到权威的作用。

面对霜寒早降的俄国恶劣气候,拿破仑的大军连基本御寒的棉衣都没有,制作棉衣的材料当做不值钱的东西烧掉了,丰富的粮仓也烧毁了,留下的是些没用的值钱的珍宝,各种票面的纸币都变成了废纸。

莫斯科无比寒冷的气候惩罚了这些抢劫犯。

面对无法抵御的寒潮只有撤退一条路,面对仓皇逃窜的法国大军,跑路的俄国军队回过头以游击队的形式把他们一批批的消灭。

纪律崩溃遂意劫掠的下场只有一个,毁灭。

俄国军队以最低的损伤把拿破仑六十万大军推向了覆灭,天才战神的拿破仑以最愚蠢的方式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了死亡。

如果把一切都归咎于运气的刀锋非但没有让库图佐夫一败涂地,反倒出乎意外的保护了兵员伤亡,还借助天神的力量使敌人遭到惨败获得双赢;那么运气对于号称战神的拿破仑却显得毫不客气冷酷无情,开始就摆出了预想让其败亡必先使其疯狂的迹象。

俄国军队舍弃了浮华的财物,保留了士兵宝贵的生命,所有的损失都变成了把握时机猛烈回击复仇的火药。

拿破仑尽管当时没有达到彻底覆灭,但大伤元气苟延残喘的余力再也不能看到前时的希望。

当初是怎样一只威猛的雄狮,遭到重创后再也抖不起一点威风,就像一只拔掉獠牙的野狼,轻易落入猎人早已布置好的陷阱。

灭亡中等待他从这个世界消逝的日子离他再也不远了。

“如果那时进入莫斯科纪律严明也许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如果那时……也许……,在圣赫勒拿岛他也许有过无数的如果、也许、假如之类的忏想,不过都无济于事了。

真正的也许是,他根本就不是天生的战神,只是凭着天生数学的天才跟机缘巧合的运气把他推到了高耸的位置。

事理冥冥中似乎早就注定,似乎无形中向世人宣布,不管侵略者当初怎样嚣张,等待侵略者的下场只有一个,彻底失败下的死亡。

犹如风暴席卷着大地,所有脆弱的生命都变得不堪一击,风暴裹挟着大火,似乎要把一切都彻底毁灭的架势。

那就是倭寇入侵东方大地的场面。

不管日本侵略者怎样像731部队在中国东北做出无比残忍的罪恶,不管事后以怎样的方式试图掩盖曾经的罪恶,历史的铁证将永远的铭刻在后人的心里。

以致无论多少年以后,孩子们看到当时写真的画面总会吓得哇哇大哭,说,这简直比任何恐怖都更加灭绝人性的事怎么可能在世上生!

?以至于当初在日本侵略幸存下来的后人,不得不把孩子领进曾经活埋留下万人尸骨遗迹的现场来正视那段历史,矫正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不能因为害怕就不敢去面对历史,难道那些被活埋被残忍杀害的孩子当初就不害怕吗?哭能顶什么用?害怕能顶什么用?当父母深陷于悲惨恐怖侵袭的处境无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尽管他们的心尖如针刺一般的疼痛,尽管他们的喉咙咳血般出吼声,一切疼爱都变成毫无意义的佑护,孩子的呼救哭喊都将变成世间最可痛最可怖的悲音稍瞬即逝。

不能自强谁敢说历史的悲剧就不会重演。

历史的教训不能不使人想到,真正损伤队伍元气的不是战争的失败,失败总结教训依然能够重整旗鼓恢复元气接着再战,更不是自然气候引的不可弥补的损伤,只要士气不散任何外在因素都不可能把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彻底击垮。

唯一的就像带有化学性质的腐败元素,不管多么强大的队伍一旦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