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月4日2(3 / 5)
的白。
“赶快把安全帽好好的戴上,这里的安全管理可不是摆设,小心让你尝到钱没赚到就遭重罚的滋味。”
吴爱民说完黄茂生客气地说了声,谢谢。
“黄师傅,你说的那个交购猪的庄稼人是不是就是你。”
“是我又怎么了?难道是啥丢人的事吗?”
黄茂生接着说,“咱们庄稼人的命虽不值钱,但一餐一饭都是凭着自己的汗水赚来的,没给国家添一点负担。
就凭这一点,咱们活得要多坦然有多坦然。”
一个操着浓厚地方方言皮笑肉不笑对黄茂生的说辞反驳道,“即使确有其事,也不至于把庄稼人不堪的形象说得尽人皆知。”
显然,黄茂生对那人的说辞有些不解的愤慨,“你以为这是给庄稼人脸上抹黑吗?庄稼人之所以多苦的日子都能抗得住。
那是心里有着感恩的心,心里有一种希望在期待。
庄稼人需要的是真诚的尊重,平等的相待。
把遭受的苦难说出来没有啥可丢脸的,要那样说庄稼人‘丢脸’的事可太多了,倒是丢了谁的脸?庄稼人即使再怎么着意打扮也难脱掉长期灰头土脸的本色,到了城里除了给人带来嫌弃的眼神哪里还有好的形象。
不像城里人天天都能洗澡,有的身上散着淡淡的脂粉跟香水的气味。
有些庄稼人连吃水都困难,身上除了让人讨厌的臭汗再也没有其他。
一个人所谓的气质不过是底气的表现,底气源自于财力的铺垫。
很多庄稼人一说到财力顿时就蔫头耷脑,矮人一等,似乎有罪在身不敢正视于人,哪里还有活着的底气,更别说气质。
不管受多大的苦多大的委屈都忍着憋在心里,就像有人说的,有一种骗人的宗教,说今生受的所有苦难,都是为了下一个轮回能高贵体面的活着。
抱着这样乐观的心里感倒也值了。
只要永远不醒悟,就永远不为自己卑微感到落寞。
“庄稼人天生就是为吃苦受累而活的,干多累多脏多危险的活都无所谓,心里最受不得的是,遭人家的白眼、脏话,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似的。
老一辈庄稼人交农业税、交公粮、干义务工就别说了。
让干啥就干啥,无不听从上级命令的。
在庄稼人的心里上级命令就是国家的命令。
为了国家奉献甘心情愿,在他们心里这绝不是某些人,更不是某个人的命令所能做到的。
在庄稼人的心里种地纳税是自古至今的法理,没有人民的税收国家何以养兵,没有坚如钢铁般的国防,国家何以富强。
个人力量再小,汇聚在一起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但让庄稼人不明白的是,事实明明摆在那里,为什么一说出来,竟会遭到多少人蔑视的目光,甚至还有多少张嘴等着给顶回去。
难道以往那些贡献不是值得说出光荣的事吗?历史的大船在水浅河狭风起浪涌的时候需要全民奋力推动才能走出困境。
在伟大舵手的引航下,走过去就是广阔的海洋,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即使再大的难处都不会抵挡大船航进的动力。
曾经给生活带来的苦难永远留在精神的记忆里难以忘怀。
那些以为不堪的形象,却是庄稼人最朴实、忠厚的光荣本色。
“人无论到啥时候都是不该忘本的,那时人们生活无论多苦都没有任何怨言。
除了新中国刚刚初建,伟大的国家处处处在捉襟见肘的局面。
最关键的是连伟人都跟人民一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人民看在眼里能不心疼吗?经历了无数苦难舍生忘死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伟人已不再年轻,并没有因为走向和平过着乐享晚年的生活,跟平民百姓站在相同的水平线上,与人民同甘共苦,岂能不受人民无比崇高的敬仰。
亿万之民岂因伟人一人俭省而见宽绰,伟人以自身廉政而为万万人做出表率,以开万世清美垂范之伟观,使贪利败绩灵魂未泯者愧于伟人爱民如手足的德政而回头。
此情何堪,意志充然。
在今天孩子连穿过时的衣装都羞于见人的现状,又怎么能理解到人民含泪看到指挥过无数战争的伟人跟人民过一样的生活!
不难想到,即使国家再贫穷把伟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一些,也绝不会影响到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使人民心里感到好受些。
但是伟人心里装着人民,人民都没过上好日子,我怎么能搞特殊化。
人民日子过得苦,伟人心里不安。
绝不会在任何生活待遇上特殊。
人民岂有任何怨言,岂有不含泪奋力报答伟人的爱民之心。
这就是任何时代都不可能理解的人民为何有着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不可理解革命环境无比恶劣的处境下为何取得伟大的胜利的根本;不可理解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处境下也绝不把黑手伸向人民而建立起来的坚不可摧的公信力。
“恩德感化于四方,威力慑服于敌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