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月17日一(6 / 7)
一千八百新币知道是多少吗?差不多九千人民币。
这里有更好的运气等着我呢。
我怎么说回去就回去呢。”
说话的是中等个子的赖大可。
躺在板铺上的赖大可迷迷糊糊正要睡去,没想到事情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顿时醒了。
至于他说的一把赢回一千八百新币的事儿,知道底细的人听了只是偷偷的笑笑。
“张天云,我没有一点要让你留下来的意思,不过你昨天在赌场借我的五百新币,在你走的时候是一定要还我的。”
“老赖,你这人怎么这样呢?不就借你五百新币吗?我不说开支就还你吗?怎么在这个场合跟我要钱呢?再说,谁说就回去了呢?我还想把在赌场里输掉的钱赢回来呢。”
让梁大和牛梦富没有想到的是,蔡永芳拿来的那张白纸居然没有一个人去签字。
人们也没有立即到办公室里去办理银行卡。
“兄弟,我们走了,有机会咱们回国再见。”
梁大核对完了考勤,转过身对几分钟前还跟他俩想在一块的人们说。
“走吧,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有啥话可说的。
人家把机票都给咱们买好了,工资一分不差。
咱们还有啥可说的。”
说着话,跟梁大一般瘦高个子的牛梦富推了他一下,走出了临时休息的集装箱。
朝着厂外走去,在往外面走的时候,牛梦富还一个劲的回过头看着高高挺立的灰色的钢架,还有钢架旁边的汽包。
他们来的时候,二号锅炉的位置还是一片平地,对于一个火力电站来说,这里的工程也仅算是刚刚的开始。
在十几分钟前,他们还在钢架的最顶端拿着图纸安装最后一根钢梁,为起吊汽包做准备工作。
没想到现在这里的一切已经对他们没有一点的关系了。
梁大、牛梦富走了,剩下的人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挪动一点地方,甚至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一点的变化。
“走,咱们去办公室签字办理银行卡,接着干活。”
过了一会儿,吴爱民从中间的板铺爬了起来,跟苏方达说。
吴爱民第一个签完字从办公室里出来,紧接着苏芳达,再接着张天云也去办公室了,所有的人都跟着去了。
短暂的插曲结束后二号炉工程场地叮叮当当的作业声又开始了。
有些事情在人生经历过的旅程中回想起来也许并不显得重要,但是一定会为自己曾经做过的很多的事感到幼稚和可笑。
包括那些为了贪图一时之利而弄得人怨众怒,身败名裂的。
只有那些一身正气,做事公正从不为个人的取舍而计较得失的人,到底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好的名声,以至于很多年以后人们还会记得他是一个好人。
“难道非得要你亲自己去送他们吗?”
第二天上午,傅铭宇准备开车出去送梁大跟牛梦富的时候,郝永恒知道他要去干什么,走过来跟他说,“就让小黑(这里通常都把印度人叫小黑)开罗力(那种用来拉货或者拉人的客货两用车,或者小型货车都统称为罗力,在这里小型货车在货箱安上临时座椅是可以拉人的)去送他们好了,人手太少了,又要面临做起吊汽包的工作。”
傅铭宇知道郝永恒对梁大跟牛梦富的做法很不满意,遇到这样的事北星公司的领导没有一个人会满意的。
“毕竟是在这干了这么久,又是在国外。
咱们都是中国人,只有给他们送上回国的飞机我才感到放心。”
听到傅铭宇这样的说法郝永恒没有再说什么,的确像傅铭宇说的那样,“咱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关照。”
“咱们先到牛车水去吃午饭,吃完午饭再到私人的银行把所有的新币兑换成人民币,在这里兑换要比回国划算得多。”
傅铭宇在sk营地接上梁大和牛梦富,开着车朝着牛车水的方向走去,回头对坐在后排座位的梁大和牛梦富说。
离圣诞节还有几天的时间,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为了迎接圣诞节早早的行动力起来,傅铭宇停好了车,领着梁大和牛梦富朝着“缘来是你”
的餐馆走去的时候,商铺在门前的空地上有人在用角钢焊接装饰圣诞树的骨架。
“现在人们对过圣诞节越来越显得热情了,人们对那位来自芬兰的生活在四世纪的慈善的老人心里越来越爱戴,怀念他的慷慨善良,对穷人的照顾,特别是孩子们,都在希望在圣诞夜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
社会展的越快人们的心理的压力就越大,对那种童话般的生活就越是向往。
这里没有松树,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制造出假的松树来。
不过你们可以回到家,站在松树下看着天空的飘雪,迎接圣诞老人的到来。”
在傅铭宇说这些话的时候,连他自己也骗不过自己,回家是多么幸福的事,每年在圣诞节的那天,总是有很多人爬到了西山的山顶,西山的山顶移栽了好多的松树,那些松树好像很喜欢西山的土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