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月5日一(2 / 7)

加入书签

上去。

上面安装的工人正在把吊上来的构件进行安装。

紧固螺栓,测量钢架的误差是不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电站安装,每天都是这样开始,这样结束。

按部就班的旋律有些平淡,紧张忙碌的场面又充满激情。

每一个元素都昭示着生活的构建。

戴着红色安全帽,穿着银白色工作服,体型胖胖的傅铭宇站在地面,看着像磊积木一样向上攀升的锅炉高架。

就像一个久于征战的老兵缜视着眼前的山川地貌,只有对形势了熟于心才能处乱不惊,临危万全。

跟他干过工程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人在干活,他总是放心不下工作场地,亲临现场看着工人干活是他的习惯。

不是在他的监视下工人们干活的劲头更加卖力,一切繁忙只有在保障安全下才能有序进行,只有看到工人们每一个环节中都做到了不违章,把中间可能生的安全隐患及时的纠正才使他更放心。

安全在他的心里绝不是照本宣科的条款,是跟人的健康和生命紧紧绑在一起的,是时刻不能忽视的头等大事。

一个人单独来到了外面,带着多少家人的担心。

到处是钢铁,时时高空交叉作业,稍有疏忽就容易生人身伤害事故,一旦生重大的人身伤害或者重大的机械事故,什么质量、进度、效益统统都完蛋了。

社会展把生命至于无比尊贵的位置,社会展极力诠释着生命无贵贱,安全不可欺的理念。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这里,安全方面出了事才是最大的麻烦,小到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大到官方强制停工停产。

安全、质量两条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展,安全比质量更加重要,有时质量出现问题,可以从新来过,安全出现重大伤亡是永远不可逆转的,同样道理,生命是不可再生的。

按着北星公司技术组的计划书,只有汽包吊装到位,锅炉受热面的安装才算刚刚开始。

也就是说真正的锅炉主体工程还没有开始。

省煤器安装要等锅炉主体钢结构完成之后才进行逐件存放到位,一时还排不上日程。

日本公司已经开始对质量有问题的省煤器进行更换,安装之前保证省煤器不会再出现任何问题。

工程一切都算顺利。

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科技的力量,且不说整台机组的正常运转是完全来自科技的助推。

没有人能说得清多少工程整体设计,精密机械设备是来自中国工程师呕心沥血的研创,来自中国技工精益求精的打造。

只是被人在标签上稍稍动了一下手脚,变成了外文,事实谁都明白仅凭这些科技创新不知使多少同行开始坐立不安了。

世上总会出现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从中国经济、科技展的度就能知道,科学家们不知有多少不可外漏的顶尖成果没有公布,关键时刻亮相用作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

世界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电力科技带来的好处,中国电力工人和工程师的到来使他们的生活彻底得到了改变。

不可否认,走向世界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活跃,更不可否认,那些生活在愚昧、野蛮犹如原始部落里的人们,只有跟中国人打上了交道,才活出新的气象来,得到的好处远远过中国人带走的利益。

展经济的铁律,亏本的买卖是不可能持续长久的。

同样亏本买卖不可持续下去的道理,在中国的社会制度的国人面前彻底的颠覆了。

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带有光和热的电力触角就伸到了那里。

哪怕只有户人家,永远收不回成本,跟大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电价待遇的事只生在中国。

由此可以窥见国家工业展的缩影。

震撼视听的绝妙音乐,绝不仅仅是琴师和乐师指尖的瞬息技艺,根本的因素是原创的谱曲和词作人历尽了怎样的心智和磨砺。

理论想象很简单很容易的事,但是把理论变成现实却不那么简单,不那么容易。

当人们为绝妙的音乐陶然若醉亦或震撼鼓舞的时候,却从不曾想到原创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艰辛,没有他们深深地思索,刻苦不懈的追求,又怎么会在不知多少次的失败中呈上这“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的盛世美音,华彩乐章。

人是依靠智慧生存的,凭着狭隘的思维和心理又怎么能干出大事来。

省煤器那边已经成了一个封闭的神秘的空间,用白色篷布严严的围起了屏障,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奈何不了电动工具转动声音的飞跃。

日本公司管理人员,同样也是高级技工几乎全体动员忙碌了起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不合格的省煤器全部修复。

几次跟加藤的接触,傅铭宇自己感觉跟他变得亲近起来。

他是一个不随便跟人接触的人,为此人们总觉得他的身上带着一股威严。

在以后的交往里,傅铭宇从加藤身上现了少有的做人的闪光点,使他明白怎样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