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总攻前夕现危机(2 / 3)

加入书签

;  “他们不是在逃跑。”他声音低沉,“是在清仓。所有货,所有骨干,全在往回撤。”

    郑宇轩闭了闭眼。陈建国最后一次来队里时的样子浮现在脑海——那个男人蹲在走廊角落,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儿童照片,一句话没说,只是不停地搓着拇指。那孩子已经失踪四个月零七天。

    他睁开眼,拿起对讲机:“通知所有待命队员,一级戒备状态维持不变。总攻时间仍定在明晨六点,但执行方式调整。所有部署指令,由我亲自下达,不通过任何共享系统。”

    赵亮没动:“万一他们换了交接点呢?渔船撤了,连信号都没发,我们怎么找‘海鸥’?”

    “他们会发。”郑宇轩走到监听设备前,调出频谱预测模型,“他们以为我们依赖国际协作,以为我们会被流程卡住。但他们不知道,模型已经跑完了所有可能路径。只要‘海鸥号’启动一次通讯,哪怕只发一个字节,我们就能锁定它。”

    林悦忽然出声:“等等。日志里有个异常——在最后一次跳频前,有个IP从内部访问了管理员后台,停留了四分钟。不是外部攻击,是权限内操作。”

    “谁的权限?”赵亮问。

    “最高级。”她盯着屏幕,“能访问后台的,只有系统管理员,或者……提交审批的发起人。”

    空气瞬间凝固。

    郑宇轩缓缓放下对讲机。他想起提交申请时的操作流程:加密打包、身份验证、上传确认。每一步都合规,每一个节点都有记录。但如果有一个人,在他提交的瞬间,就拿到了数据包的镜像呢?

    他看向林悦:“你能查到发起端的硬件指纹吗?”

    “可以。”她快速调取底层日志,“但需要时间,至少半小时。”

    “做。”郑宇轩声音没变,“同时,把所有未加密的通讯设备登记封存。从现在起,任何口头传递的信息,必须经过双人复核。”

    赵亮转身要走,又被叫住。

    “别用内线电话。”郑宇轩说,“去通讯室,手写指令,派人直接送达。”

    林悦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一层层深入系统日志。时间跳到2:58,B7频段依旧安静。她忽然停住。

    “找到了。”她声音很轻,“发起端的硬件指纹显示,数据包在上传前,曾在一个未注册的中继设备上停留过十二秒。设备型号是……通用型无线桥接器,市面上能买到的那种。”

    “谁都能装。”赵亮说。

    “但谁都能用。”郑宇轩盯着屏幕,“只要他在我们提交前,就在系统里埋了监听程序。”

    林悦继续翻查,忽然皱眉:“这个桥接器的接入时间……是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那时候,我们正在做预演测试。”

    赵亮猛地抬头:“谁在那时候进过技侦室?”

    “值班的技术员,外联组的交接人员,还有……”林悦翻出出入记录,“国际刑警驻地派来的技术支持,说要检查服务器兼容性,待了大概二十分钟。”

    郑宇轩没说话。他拿起钢笔,慢慢旋开笔帽,抽出里面的墨管。金属管身冰凉,他在掌心轻轻摩挲了一下,重新装回去,拧紧。

    “把那个技术支持的全部信息调出来。”他说,“姓名、护照号、联系方式,还有他用过的设备序列号。”

    林悦开始操作。屏幕上的进度条缓缓推进。赵亮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时间跳到3:15。

    “数据出来了。”林悦低声说,“护照是伪造的。联系方式是空号,设备序列号在国际刑警备案库里查不到。”

    郑宇轩把钢笔放回桌上,笔尖朝下。

    “他不是来检查系统的。”赵亮声音发紧,“他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