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 第三章(2 / 5)

加入书签

送来事先说好的大洋和耕牛,并不会认他们这个亲家。让她没想到的是,秦家不仅认了这门亲,还送来丰厚聘礼,岚秀娘自然感激涕零,连连说:“好着哩!好着哩!我们也不识字,我去叫村里识字的人过来,立马写好回帖!”

    岚秀和媒人有一搭没一搭说话,媒人无非是说些嫁到秦家如何如何好,即便是做小,日子也不会差,如果能给秦家生个一男半女,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秦家送聘礼的事很快在临河村掀起波澜,当然也传到龙武的耳朵里,尽管他并没有明确向岚秀提出要结婚的想法,也没有让父母托媒人上门提亲,但他从岚秀对他的好感里,隐约能感受到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早已对他敞开了心扉。

    龙武想起在冬日里,他和岚秀两人悄然走在黄土塬的小径上,时而一前一后,默默走上一段路,时而并肩而行,说些家长里短,但只要远处传来放羊倌的吆喝声,两人就立刻装作路人,生怕两人相好的事传回村里。夏日里,他和岚秀徜徉在汾河岸边,顺流而下。远处,汾阴县城最高的建筑后土祠掩映在河谷的树林里,时隐时现。崇圣寺的鼓声偶尔传到耳朵里,天不早了,龙武和岚秀这才赶紧往村里走。

    龙武几次溜达到二怪家附近,不时隔着院墙往里张望,希望能看到岚秀的身影,但并没有。

    刘老黑和媒人拿走了回帖,岚秀知道,今生今世,她再也不能和龙武在一起了。她直挺挺躺在炕上,眼睛望着空洞的屋顶。她知道龙武和她一样,在篱笆门外徘徊许久。她几次想走出去,和龙武见上一面,但看到在院里喜滋滋反复数着大洋的母亲却退缩了。她对龙武有着少女的懵懂爱恋,但这种爱是隐蔽的,不为人所知的,像一扇厚重的门,需要有人轻叩。岚秀知道,

    在她还没将自己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表露出来的时候,已经被现实悄无声息地扼杀。现在对龙武说出内心的情感,只会让两人一起伤痛。她更愿意将对龙武的情感珍藏起来,自己一个人在长夜里默默承受。

    与岚秀的羞涩不同的是,龙武忍不住大胆地向父亲说了他和岚秀的事,他希望父亲找媒人去岚秀家提亲。

    老刘瞪起他杀猪时的大眼睛望着儿子说:“做啥春秋大梦!老范家的女子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耐看,媒人早把门槛踢烂了,能轮上咱?现在秦家看上了,讨了回帖,这事没有改了,咱一个杀猪的庄户人家,哪有能耐和大财主家去争高下?”龙武看了看爹手中的杀猪刀,眉头紧蹙说:“早晚有一天,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秦家拿到回帖,杨氏赶紧找好媒人、证婚人,让秦君杰去汾阴县公署社会局,为秦君青和岚秀办理了婚书:

    秦君青,年二十八岁,光绪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戌时生,系汾阴县人,与范岚秀,年十六岁,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日生,系汾阴县人,于中华民国十三年腊月二十八日在汾阴秦家大院举行结婚。

    这一切都是在杨氏安排下悄然进行的,包括秦君青在内,一直都认为腊月里的婚事是给二哥秦君民纳妾。

    秦君民是无暇顾及纳妾的,临近年关,除了安排雷掌柜催促各商号的年终回款,还要安排给本地商号年终备货。像县城里的“恒裕泰”“恒裕祥”和“恒裕丰”三联号,既要给有钱人准备绸缎、稀罕洋玩意儿,还要给乡民准备柴米油盐,洋布、火柴、灯油、烟花爆竹。最紧要的是各商号掌柜年前都要回来报告商号详情,秦君民几乎隔一两天就要见一次从外地回来的掌柜,听他们汇报商号事项,了解各地时局,根本无暇顾及母亲假纳妾真娶亲的事。

    在秦君民内心里,其实他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计划,因为不论是和各地归来的掌柜聊天,还是和他的同学书信往来,加上省府推出促进经济建设的“厚生计划案”,他都觉得发展实业是改变秦家长项依赖贩运改变走向衰败命运的唯一机会。这些天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利用汾阴这片土地上的资源来实现他的“实业梦”。

    离小年还有三两天,一大早,父亲让人过来告诉秦君民,让他备好车马,两人一起去趟崇圣寺。年前到崇圣寺捐赠钱款一直是秦家的传统,以往是由秦家女眷乘车前往,捐赠后还要在品字大戏台唱五日大戏。但自秦老爷吃斋念佛后,这一切都改由秦君民来操持。秦老爷不喜欢人多,每次都只带上二儿子。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