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 第二章(1 / 5)

加入书签

    雷哼哼自从见了岚秀,抢来的三位压寨夫人突然间让他看了生厌,每日里时不时就会想起岚秀的一颦一笑。二炮子知道大当家的心思,多次带土匪外出找寻,看见面貌姣好就强行拉回去。土匪的猖獗让汾阴县知事周元山倍感头疼,他叫来第一区公所区长秦君杰,让他联合各村保卫团,看看如何对付嚣张的滩匪。

    秦君杰本不符合区长在本地任职规定的,但因秦家在汾阴县家大业大,周元山又娶了秦家唯一女子玉娇,他在向省署呈报时,按秦君杰祖籍陕西报了上去,省署也没细究,任命没多久竟下来了。

    第一区公所管辖汾阴县城周边20个村,秦君杰回到村里,立马让人通知下去,召集20个村乡约务必前来,商议讨匪事宜。

    区公所在后土祠西配殿后面的一排厢房里办公。由于历经风雨,后土祠周边的围墙已倒塌许多。院子的墙角放着一只鼎暴露在风雨中,早已锈蚀不堪。这只鼎高三尺六,上面的字记载鼎铸于汉武帝元鼎元年,宋时在黄河边的汾阴脽上挖了出来。

    程克信是程家庄乡约,和秦家沾点亲,他人还没到区公所就高声喊:“君杰外甥,你可要给你舅家人做主啊,雷哼哼这挨千刀的,抢了钱不说,还侮辱我的大女子。我们可不像你们庙后村,有保安团看家护院!”秦君杰忙将程克信让到旁边的会客厅。

    乡约聚到一起就开始七嘴八舌诉苦,秦君杰深吸几口纸烟说:“雷哼哼最近到处劫持女子的事我也听说了,前两天到县城见了我姑父,向他汇报了这个事。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要商量个法子,看看如何能把该死的滩匪赶出咱汾阴。”

    经过一晌午的商议,最后决定由各村出人,秦家和其他遭受过匪患的大户人家出钱,由汾阴县公署出面,购买枪支弹药,组建县保安团,训练成熟后开始剿匪。

    因为是秦家出力出钱,秦君杰便想把保安团控制在自己手里,他向姑父汇报组建保安团事宜后,姑父大力支持,很快就配发了10多条枪,任命秦君杰兼任县保安团团长。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秦君杰向父亲汇报组建保安团的事,并称姑父已任命他为团长。正在一旁低头吃饭的秦君青头抬了起来说:“大哥,你有没有考虑过你弟弟我,怎么好事都让你占了?”他又扭头对母亲杨氏说:“娘,这个团长就让我当呗!二哥管家里的大小事,大哥管区公所的事,就我,每天傻吃憨睡的,就不能给我点事做?”杨氏看了秦老爷一眼说:“三呀!不是不让你做事,咱家又不是养不起你,娘还不是看你腿不得劲,恓惶哩么!”秦君杰也不想让父母亲为难,说了自己的想法:“爹,你看这行不行,我来当团长,毕竟上头已任命了。由老三来当副团长,这个我说了算,保安团这块就交给老三来管,平时我来应付上头,他来抓队伍,搞训练,反正里里外外都是咱家的事。”

    秦老爷近来对吃斋念佛很是上心,经常让下人驾着马车去位于北辛武村外的崇圣寺,和寺庙里的住持汇仁和尚聊佛经。不去寺庙时他就将自己关在后院的屋子里闭关修行,家里的事基本不管,全靠两个儿子来打理。尤其是些鸡毛蒜皮小事,他更是不愿过问。他对大儿子的安排很是满意,觉得两个儿子已完全能够支撑家业,事情也安排得妥帖,能为瘸腿的三儿子着想,完全继承了秦家的良好家风。

    秦老爷对两个儿子说:“剿匪是件大事,要从长计议。眼下先把人马拉起来,各村都要组成巡逻队伍,把气势弄高点,先给滩匪一个下马威。不要动不动就去打,凭咱现在的人马和枪,弄不好会引火烧身。”秦君杰说:“我也想把声势造起来,让滩匪晓得咱们有防备,以后不敢来搅扰。让君青先把咱家的护院队操练起来,首先保住咱秦家不出事。”秦君青接过话说:“你们放心,不出半年,我保证他们打枪有准头,护院有劲头。”杨氏白了三儿子一眼说:“你就吹吧!娘这几天托了媒人,赶紧给你寻个媳妇,省得再惹是生非,让村人笑话。”

    三儿子秦君青一直是杨氏一块心病。当年生下他直到两岁多还不会走路,一家人起先以为他走路晚,慢慢就会好起来,也没找医生看看。直到三岁的时候,眼见别人家孩子都满院欢跑了才觉得不对劲,赶忙让自家的大夫瞧了瞧,大夫的一席话让杨氏心凉了半截:小儿子得了个瞎瞎病——“小儿麻痹症”,这辈子是好不起来了。

    杨氏别提多后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