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1章(1 / 2)

加入书签

    徐永辉似乎看出了郑光合的烦躁,借着过来谈事的由头,走到了他跟前。

    “要么就照着第二批的价钱来,要么就再往上抬个半成一成的,左右不过如此了。”

    郑光合强撑着一副平静的面孔,不愿让友人瞧见自己的满面愁容。

    “唉,王管事这番手笔,我真是越发看不懂了。听说一期的房子卖完,他立马就要启动二期的销售。”

    “可我瞧着二期那边,昨天才刚有匠人进场,连个房子的影儿都还没见着呢。”

    徐永辉此刻的心情也极为矛盾。

    他既怕自己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又实在参不透王富贵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相信,燕王殿下总不会任由王管事胡来的。”

    ……

    “你摇中号了吗?”

    “你们作坊里有谁中签了?”

    短短几日间,这几句问话成了作坊城匠人们碰面时的口头禅。

    大唐匠人的生活颇为单调,除了每日劳作,几乎再无别的消遣。

    平康坊固然是天下闻名的销金窟,可他们却舍不得把辛苦钱花在那种地方。

    在他们看来,有那闲钱,还不如买个倭国女奴回家伺候来得实在。

    ……

    在“味之精”的静室里,刘温与陈琦正对坐浅酌。

    二人交情匪浅,已逾十载,生意上并无龃龉,故常有往来,互通有无。

    在商贾眼中,消息灵通与否,直接关乎财路,这一点,寻常百姓是难以体会的。

    “陈兄。”刘温放下酒杯,开口问道,“作坊城那边的碧桂园,后日开盘的帖子,你府上也接到了?”

    “收到了。”陈琦叹了口气,“王管事府上的人亲手送来的,这面子不能不给。”

    近来作坊城的事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他们这些商户自然有所耳闻。

    也正因知晓其中内情,他们才更添了几分愁绪。

    那所谓的碧桂园,如今不过是片刚动工的荒地,虽说日夜赶工,但要建成宅院,绝非朝夕之功。

    “我听说,作坊城早先那批给匠户的宅子,一平方才二百来文,一套下来顶多百贯。”

    “可这次的碧桂园,规制完全不同,据说院子动辄占地一亩以上,要价自然水涨船高。”

    “真要买上一套,几百贯钱岂不是打了水漂?”

    陈琦家底虽厚,但手头能动的活钱也不过千贯之数,要他平白无故地掷出几百贯,无异于割肉。

    “都说燕王殿下出手从无败绩,没想到这次在作坊城竟也看走了眼。”

    刘温近来靠着自行车的生意赚了些快钱,可对作坊城那地方的宅子,他着实提不起半点兴致。

    “可王管事亲自差人送的请柬,谁敢不去?”

    “我估摸着,东西两市收到帖子的商号不在少数,届时就算再不情愿,怕是也得硬着头皮认购一套。”

    “王管事这次声势造得如此之大,心里犯嘀咕的肯定不止咱们。”

    陈琦仍抱着一丝希望,“再者,作坊城地界那么广,碧桂园又能建多少宅子?日后还有大片地要卖,他总不能把全长安的商户都强拉去填坑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