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5:黑日之下(9)(3 / 5)

加入书签

性能都有很高要求的任务也可以由打通了地道后的人造BETA代劳。面对着日渐不安的同伴们,麦克尼尔不断地对他们解释说,人造BETA虽然能应付眼下的局面,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而他们必须在前线寻找到那些将来可能被证明相当致命的缺陷。

    只有他本人和伯顿知道他们究竟在等待什么。在前线无法获取关于融合型BETA的情报,走到哪就一路吃到哪的人造BETA根本不会考虑给跟随在后方的联军留下值得研究的重要线索。当研究基地找出了更多的理由来解释这些缺陷时,从未在前线发现有人造BETA瘫痪的麦克尼尔不禁对那些看上去天衣无缝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长官,我们刚才确认了地道的情况。绝大部分地道都被破坏了,而且BETA还尝试着从我方人造BETA挖掘的地下通道入侵,好在我们已经把它们打退了。”就在麦克尼尔考虑着战场上的变化时,阿尔斯通中尉告诉了他一个意料之中的坏消息,“看来把地道直接挖到柏林是行不通了。”

    这个需要士兵冒着极大风险的作战方案是急于收复失地的法军提出的,其要点在于让常规部队配合人造BETA从地上和地下同时进军、在迅速将某一地区内的BETA集群分割包围的同时更早地建立兼顾进攻和防御功能的前沿阵地。让地面作战部队跟人造BETA一起冲锋陷阵只需要士兵克服些心理障碍,但想让部队同时从地下进攻就没那么简单了。联军并没有制定出一套利用刚挖掘出来的地道(而且稳定性存疑)在地下行军的方案,即便BETA不进行干预,倘若参与进攻的部队都被困在地下,后果不堪设想。

    不想承受更多损失的麦克尼尔在这一问题上持谨慎态度,他看得出法国人的急迫,但保卫祖国和家园的意志有时候必须为客观现实让路。假如迪迪埃·博尚当时更倾向于跟着友军一同撤退,或许那家伙现在就不会躺在医院里了——然而麦克尼尔即便看清了这一点也没有办法更没有立场去劝阻博尚。

    “果然,它们应付不来同类自相残杀的局面并不会意味着它们同时丢掉了过去的狡猾和效率。”麦克尼尔听了报告后并没有感到特别失望,“……你们做得很不错,伙计们。回来和我们会合吧——对了,有没有发现融合型BETA?”

    “没有。”阿尔斯通中尉叹了一口气,“麦克尼尔,我们还是忘了这件事吧。有那么多友军确实在战场上发现了融合型BETA,但既然上级也没说它们有什么特殊意义,或许他们有相对而言较为合理的考虑。”

    “你已经在黑森林基地见过那东西了,没想到你还能说出这种话。”

    “不,但……”阿尔斯通中尉一时语塞,“……既然你是这么想的,那我们更应该和研究基地密切联系啊。”

    “……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到日落时分,联军又一次成功地向前推进了几十千米。收复法兰西乃至收复欧陆看上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妄想,坚信着胜利近在眼前的指挥官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对下一阶段作战行动的规划之中。时间不等人,谁也不清楚人类一方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不想让这一年里数次上演的惨败重现的将军们明知风险巨大也必须迎难而上。

    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当做错失良机的懦夫。

    但美国太空军第338战术机中队的驻地却没有那么紧张,驾驶员们惬意地享受着短暂的休息时光,甚至和同伴们一起对路过基地附近的人造BETA评头论足。从附近路过的士兵们即便对这些人的懒散态度有所不满也无处发泄:创造过历史的英雄部队目前暂时还有夸夸其谈的本钱。

    “再带几个人过去也好。”换上了野战服的麦克尼尔和伯顿一同走向停在基地外不远处的车子,附近再无其他同伴,“那个设施的结构会随着BETA巢穴下沉而发生些许变化,你上一次记录下的内容这一次说不定就失效了。”说到这里,身经百战的原GDI指挥官咳嗽了一声,“这次可千万别半路上跑去找女人了。”

    “他们没经验,去了也碍事。”伯顿满不在乎地对麦克尼尔摆了摆手,“我们只是去确认些消息,又不是要把那东西炸了或是把谁绑架出来。”

    “我还是有些不放心。”麦克尼尔本该无条件信任伯顿的,这家伙最多只是半路上偷鸡摸狗。但是,一想到已经牺牲的战友们,他就无法说服自己和同伴分离太久。不管他们之间存在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