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4:争斗时(20)(3 / 5)

加入书签

巴基斯坦游骑兵和孟加拉装甲猎兵们交替袭击这些村镇,遵照着同一个人的指示毁灭一切证据。没有谁能够在动力装甲的铁拳之下幸存,全副武装的战士们甚至只需徒手就能杀死这些忘记购进枪支和炸弹的村民们。然而,不必说那些被迫对着同胞大开杀戒的孟加拉人,就连米切尔手下的游骑兵们也被沉重的虚无包裹着。不止一名游骑兵向长官建议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杀戮——杀再多的人也不能让他们赢得这场战争。

    在如此凶狠的攻势之下,抵挡不住的叛军节节败退。正如麦克尼尔猜想的那样,在印军无法越境的情况下,叛军最终会在夹击之下被迫向着来时的路线撤退、进入印军的炮火覆盖范围之内,届时那些引起了这些麻烦的大人物愿不愿意亲自收拾残局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当然,他关心的并非是这些被人利用的激进分子的死活,而是帕克丢掉的货物。

    “A-1,把你们那里的情况向我报告一下。”麦克尼尔抓起耳机,同时审阅着刚送来的情报,“如果你们确定要对某处发起进攻,记得把痕迹消除干净再走。”

    “他们已经从之前占据的村镇撤退了,也许我们不必再逐一把那些村镇夷为平地。”带领特遣部队的孟加拉人指挥官获悉敌人撤退后,立即将实情报告给麦克尼尔,“但……即便看上去像是敌军做的,这也实在是……”

    “不必心怀愧疚,少尉。”通讯设备另一头的麦克尼尔接过了手下递来的另一份报告,他在罗伊的眼皮底下搭建这个第二指挥部时颇费了些心思,“那些愿意服从的人不是你们的同胞,而是一群精神上把自己当做了他国的公民甚至是臆想出来的某个超国家的实体成员的疯子……早些让他们解脱,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收到。”

    如果事情真这么简单就好了,放下耳机的麦克尼尔叹了一口气。他手边堆满了白袍大斋会信徒通过各种消息搜集来的情报,其中一半是关于从北线入侵的不速之客的,另一半则是关于最近发生在达卡的意外的。卡萨德迄今为止还没有发来什么消息,麦克尼尔权当那家伙已是个死人了;尽职尽责又冒着生命危险的白袍大斋会信徒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发生在达卡的袭击事件很可能是巴基斯坦军队自导自演的。

    把殷勤地送来情报的手下打发走之后,麦克尼尔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们最近的主要工作不是对付孟加拉人,而是在孟加拉人胜利之前——是的,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没有胜算了——把东孟加拉破坏得一干二净、让这个挤满了将近一亿孟加拉人的地方倒退回石器时代。”斯塔弗罗斯用半调侃的语气描述着最近发生的一连串闹剧,“但他们有什么理由突然对伯顿动手呢?也许他们掌握了一些确凿的证据,那么他们更应该明白杀死一个有着富有的外国商人伪装身份的CIA特工意味着什么。”

    “不要试图用常规逻辑理解他们,斯塔弗罗斯。再说,巴基斯坦军队未必就是该为此负责的一方,他们很有可能只是被利用了。”头发和胡子乱糟糟地纠缠在一起的原GDI指挥官懊恼地挠着头,“虽然我们这次有些手忙脚乱,我还是希望咱们能取得最多的战果。把伯顿和帕克救回来,再把丢掉的货物夺回我们手里。”

    几个小时之后,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麦克尼尔的部署。那时正在吃晚饭的麦克尼尔从斯塔弗罗斯口中意外地得知卡萨德向他们传递了新的情报,连忙叫对方把内容拿给他看。

    经多重转写之后的机密其实只有短短几句话:由于情况紧急,卡萨德已秘密安排伯顿撤离,预计伯顿将以孟加拉人难民的伪装身份抵达游击队控制区。天知道伯顿要怎么伪装成营养不良又担惊受怕的孟加拉人,反正麦克尼尔是信了。那家伙伪装成伊拉克人的时候也挺像的。

    “好极了,快去接应。”这话脱口而出之后,麦克尼尔顿觉自己的考虑欠妥,“等等!嗯,我是说,让可靠的人去确保他的安全。”

    “不,我理解你的心态。埃瑟林元帅说要去月球和尤里·纳尔莫诺夫拼命的时候也是这表情。”斯塔弗罗斯勉强地笑了笑,“为了那些真正可靠的战友……为了和我们有共同信仰的同胞,承担些风险是值得的。再说,东孟加拉也不大,我们一来一回用不了很久。”

    “那就……你去吧。”麦克尼尔伸出右手,郑重其事地拍着斯塔弗罗斯的左肩,“伯顿这次在他最应该擅长的事情上出了差错,但这其实不是第一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