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4:争斗时(6)(3 / 4)

加入书签

尚的法裔德军飞行员的实力。有人说,他一个人的本事顶得上一个战斗机小队;又有人说,这家伙或许能一次性对付整个战斗机中队。

    笑而不语的博尚没敢把自己的真本事用帕克那样的夸张语气说出来。

    “这里的每个人都想当飞行员,可是飞机总共只有这些。”看守基地的军官向博尚介绍了一些最近加入他们的新朋友,这些满怀一腔热血的孟加拉青年们都坚信自己将为了同胞的自由而奋战到底,“上一次的损失太惨重了,以至于上级的命令也变得保守了许多。”

    “不可以畏缩不前。飞机确实宝贵,但飞机没了还可以再造、再借,那些等待着你我去拯救的人没了就真的没了。”博尚换上了平时穿的制服,看着同伴们空荡荡的臂章和肩章处。【自由孟加拉军】没有系统地建立一套军衔徽章体系的奢侈时间,那些原先在巴基斯坦军队服役的军官们沿用自己之前的头衔,而更多的游击队员们则只笼统地用职务来称呼彼此。“这几架直升机看着有些陈旧,我得试一试才能知道它们能否算得上合格。”

    “那就交给你了!”旁边的几名军官听了,如释重负,“真不敢想象我们的德国朋友只让你在机场里做些杂活,博尚。你和我们说实话,他们为什么不让你去当飞行员?”

    “啊,这是有原因的。我们有我们的规矩,你们有你们的。从总体上来讲,你们的规矩比我们的要少得多。”博尚尴尬地移开了视线,他想说有些军队里的飞行员只能由军官充任,而GDI在这方面却灵活得多,“我已经等不及了,你们也可以站在地上欣赏一下。”

    驾驶武装直升机时不必像驾驶战斗机那样全副武装,这是博尚本人的判断。他在一生之中驾驶过多种飞机,甚至在退役之后也还活跃在飞行员的岗位上,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天空的热爱。是的,假如他有幸像麦克尼尔那样活到了人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军的那一天,他也许会愿意在麦克尼尔的麾下充任舰载机飞行员,只为了见证属于人类的更广阔的宇宙和未来。

    这些离他都太远了,如今的他仍然被约束在大地上。

    博尚挑选了三名新加入孟加拉空军的战士和他一同飞行,其中一个看上去比较机灵的士兵光荣地获得了临时副驾驶的头衔。这四人乘上其中一架武装直升机,而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离地而起。

    第一感觉还不错,这架武装直升机起码还能用,而且博尚有信心用它击落一架战斗机——开玩笑的,博尚并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赌博,虽然他生前已经做出过类似的事情了。直升机离地面越来越高,震耳欲聋的噪音响彻在基地上空,那些仍然站在地面上的孟加拉人踮起脚尖仰望着头顶上越来越小的黑点,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

    博尚尝试着放空思绪,不再去考虑那些错综复杂的事情。从加入这个团队的第一天起,他本能地不愿意服从麦克尼尔的管理。这和他对麦克尼尔的印象或是麦克尼尔对他的印象无关,而在于他从麦克尼尔一生的经历之中判断对方缺乏一些只有站在特定的位置才能获得的视野。

    双方的明争暗斗已经持续了这么久,他们两人都没有从软对抗中获得任何好处。也许这就是李林给他的一次警告,让他彻底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但是,为什么那个能转瞬间将他们这些已经作古的老家伙又从死者的世界以某种形式捞回来的神秘生物(如果李林真的是某种生命体的话)会这么在乎麦克尼尔呢?毫无疑问,迈克尔·麦克尼尔身上藏着许多博尚无从了解的秘密。

    就连麦克尼尔自己也不一定知情。

    情绪变得愉快了许多的博尚眺望着远处的原野,他看到了那些仍在熊熊燃烧的城市,看到了冒着滚滚浓烟的乡村,也看到了那些拥挤在公路上的车辆。这一切乱象伤不到他,顶多污染了他的视野,真正需要承受这一切后果的是孟加拉人。

    “这片土地上的伤痛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愈合。”博尚自言自语着,也像是对身旁的战士们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今年夏季的旱灾又十分严重,就连印度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你们这里的状况怕是要更为艰难。情况允许的话,自己多储存些食物,以后能派上用场的。”

    “长官,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孟加拉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出头,他比那些已经在战争的泥沼里摸爬滚打了多日的中年人更精神些,“他们说你能对付敌人的一个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