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3:二分时(12)(3 / 5)
; “你安静些。”卡萨德的手臂微微发力,这样帕克就会明白他不是在开玩笑,“看在伯顿的面子上我不杀你,但是我可以保证你在接下来全部的时间里只能躺在医院中关注事态进展。”
“我没兴趣和你打架斗殴,这是为了团队的稳定。”帕克悻悻地挣脱卡萨德的束缚,暂时打消了和卡萨德认真较量一番的念头,“不过这家伙的消息确实灵通,这才是当过一国总统的人该有的本事。话说回来,你那号称绝对保密的行动模式看上去也没多么可靠嘛,万一斯塔弗罗斯的手下当中有间谍,你之前的工作也全都白费了。”
卡萨德没有回答,他耐心地重新启动了车子,完全不理睬帕克的挑衅。出了不少差错的不仅是他,还包括伯顿。尽可能地少留给外界不必要信息以免日后东窗事发时被连根拔起,这是他和伯顿都认同的策略,但两人最近的一系列行动少不了要以身涉险。对他人缺乏足够的信任和掌控固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回顾人生的卡萨德自认为将他逼迫到了必须亲自出马的主要因素另有值得探讨的余地。
“喂……”
“帕克,你觉得斯塔弗罗斯这个人怎样?”卡萨德突兀地向帕克问起对方对斯塔弗罗斯的印象,“咱们三个是先后加入到麦克尼尔的这个奇怪团队之中的,而且我在上一个平行世界几乎就没怎么见过他。你知道,当时我只能在巴西的战场之外做些辅助工作。”
“我已经和你说过了,他在我们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搜集情报、抓间谍这样的事务到调动士兵们的斗志,他都非常在行。”帕克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他比你有用多了,米切尔也一样。你这家伙只会躲在角落里说些漂亮话……”
“哦,原来你是这么看他的。”卡萨德自言自语着,他似乎没听到帕克的挑衅和侮辱,“再次获得一个把你们这群异教徒聚集到一起的机会可不容易。不过,不瞒你说,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气息。说不清是什么感觉,总之很奇怪。”
却说尼克斯·斯塔弗罗斯送走了两位战友后,火速命令其可靠手下把货物从孟加拉游击队控制区送往印度的加尔各答。他亲自操办此事,直到目送着下一辆货车出发才敢离开现场,在那之后他又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告知了麦克尼尔。正为应付敌人的反攻而焦头烂额的麦克尼尔虽有心监督事情的进展,最终还是放弃了亲自过问的打算并把事情交给了斯塔弗罗斯来处理。
自那以后数日过去了,两人都没有等来从加尔各答传来的新消息。做科学研究又不是请客吃饭,要是岛田真司立即得出了什么结论,他们反倒要怀疑那个永远笑呵呵的日本学者在暗地里造假了。
“但愿事态会有根本性的好转。”麦克尼尔总是在说类似的话,他保持着对局势的乐观,仅此而已,“台面上的选手,我们都要稳住;台下的那些,也不该在我们有所行动的时候突然跳出来添乱。”
“你可以放心,叛军不懂那些阴谋,他们只会在我们面前展现出直接的暴力。”斯塔弗罗斯仍在调查神秘莫测的【灰色乐队】,但他认为那伙人即便有所行动也只会采取其他较为直白的暴力手段,“说不定策划了这一切的人本来就视他们为关键时刻用暴力搅局的重要工具,而他们完全没有自知之明。”
“……无论如何,千万不能让德军介入。印度人也不行。”麦克尼尔坚定地说道。
和必须留在地面上负责种种事务的麦克尼尔还有斯塔弗罗斯相比,迪迪埃·博尚近日的生活变得舒适了许多。摆脱德军基地的束缚后,他在孟加拉人的拥护之中找回了自我。没有那些长官的束缚,没有身为飞行员的军官们的阻拦,仅仅是德军一员的身份就能给他带来许多便利。
有种说法是,经常翱翔在云天之上的飞行员们因为更接近大气层外侧而接受了更多辐射从而间接地在行动中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博尚并不怎么认同这类言论,因为迈克尔·麦克尼尔起码也平安无事地活到了八十岁,而且后者还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成为了GDI太空军的杰出统帅。他享受着脱离重力约束的感觉,也享受着身旁同行们的羡慕和无条件的服从。那些缺乏经验的孟加拉飞行员们除了按照他的指示行动之外,别无他法。
“B-1呼叫B-3,我们即将通过敌军防御地带。”他没忘记在享受今天的娱乐项目之前先给孟加拉人做个预告,“不要和他们交战,这不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