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3:二分时(9)(3 / 5)
他们终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NOD兄弟会信徒不把我们看作人,我们也不把他们看作人,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OR8A-EP3:二分时(9)(第2/2页)
麦克尼尔衷心盼望着白袍大斋会能更靠谱一些,他最近和斯塔弗罗斯商量了许多加强对新来信徒控制的办法,只希望被南印度的那位【大师】派来的家伙能安分守己一些。
排除掉了一些额外干扰因素之后,斯塔弗罗斯对【灰色乐队】的调查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希腊人把最近的调查结果汇总起来,向麦克尼尔做了个简要的说明。脑袋上的发量日渐稀少的斯塔弗罗斯总结说,【灰色乐队】使用了多条战线并进的策略,这些人既在平民尤其是孟加拉人难民之中发展成员,也在孟加拉的上流社会或孟加拉抵抗运动头目之中潜移默化地宣传其思想。
根据麦克尼尔先前从孟加拉人口中获知的消息,【灰色乐队】是印度的叛军在孟加拉人之中建立的分支渗透组织。长期活跃在印度东北地区西里古里走廊以东的叛军是一伙受到俄国人支持的激进武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由于印度人没能在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及时地发现并消除部分威胁,这些激进分子终于集结起来并向着印度发起了叛乱。十几年过去了,抵抗仍未停止,印军仍旧没能剿灭东北地区的叛军,而叛乱的火苗大有随着孟加拉危机一路烧到西孟加拉乃至更远地区的趋势。
让生前专门负责消灭激进分子并且在上一个平行世界也负责过搜捕整合运动卧底的斯塔弗罗斯来追查线索,麦克尼尔是当然放心的。他大度地把工作全权委托给经验丰富的希腊人,自己只管和孟加拉人出生入死地奔波在战场上。果然,斯塔弗罗斯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传授我一点抓间谍的经验吧。”麦克尼尔真心实意地向斯塔弗罗斯讨教其中的秘诀,“不瞒你说,我也主持过一些抓NOD兄弟会间谍的工作,但效果很不好,有时候反谍报人员反而会被敌人给策反。”
斯塔弗罗斯的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烤肉,他已经等不及要品尝自己的作品了,“这里面的规律对你的情况也许不是很适用,麦克尼尔。敌人能在难民之中大肆扩张,是因为难民群体需要一种力量来进行自我管理。权力这东西,最容不得真空,不然群体就会陷入到惨剧之中……”他吸着烤肉的香味,这种味道和他一生中闻过无数遍的人体烧焦的气味截然不同,“……想把他们抓出来,就先要替代他们。”
麦克尼尔狐疑地看了一眼从他们附近路过的白袍大斋会信徒,心想这些人确实够听话。虽说那位【大师】并不主张用严格的组织来管理信徒,信徒的狂热信仰已经成为了更强的约束力。只要为大师代言的干部们多说几句话,【白袍大斋会】的信徒们就会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这样一群几乎绝对服从命令的好用工具,争取本地平民的好感也变得轻而易举了。常人尚且要考虑个人待遇和工作强度,全心全意为了信仰服务的白袍大斋会信徒们则完全不在乎这些,至少在他们清醒过来之前还不在乎。
这样一来,印度东北地区的叛军试图用【灰色乐队】在难民群体之中建立起另一种秩序的尝试就因为斯塔弗罗斯的挑战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同样信仰坚定的叛军间谍相比,斯塔弗罗斯手下的信徒们干脆连自己都不在乎,这使得斯塔弗罗斯得以随心所欲地差遣这些信徒充当本地平民的免费服务人员。等到白袍大斋会的信徒占据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之后,斯塔弗罗斯已经建立起了一张相当牢固的情报网,美中不足的是那些后续赶到的信徒反而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
“……而上层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希腊人接过麦克尼尔递给他的烤肉,径直咬了上去,看得一旁刚决定先把烤肉晾凉了再吃的麦克尼尔直皱眉头,“嗯……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还有从间谍口中逼问出的情报来看,这些所谓的孟加拉自由战士当中原本就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俄国人支持的,他们目前和俄国人撇清关系只是为了避免在已经同巴基斯坦彻底敌对的情况下再和我们为敌。”
“这听起来是一步根本不需要掩饰的策略。就算孟加拉抵抗运动里充满了俄国人的间谍,德国人为了遏制合众国的影响力也必须强迫自己接受这群临时盟友。”麦克尼尔不得不感叹做出布局之人的用心良苦,“况且,就算德国人愿意为了回避更大的风险而放弃这个盟友,印度人也不会答应的。我记得很清楚,印度人总说要把泰戈尔的家园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