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3:二分时(4)(3 / 5)
此即彼。要创设一种二元化的立场,让你的听众只能在你和敌人当中选一个,而愿意来这里的显然是先做了选择再找理由。”
“就算是这么简单的技巧,GDI那些坐在办公室里除了喝咖啡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官僚也无法掌握。”麦克尼尔苦笑着,他见识过GDI各路文官的无能,“他们啊,就只会在镜头前复读说【这是必要的损失】……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OR8A-EP3:二分时(4)(第2/2页)
“我见识过比他们更无能的人。”斯塔弗罗斯慢慢说着,他摸着油光锃亮的脑门,思绪回到了往昔,“也许你觉得你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但我还相信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经历过苦难的人们,有意愿和能力去创造下一个辉煌。”
“遗憾的是下一代人很可能辜负您的美好期待。”麦克尼尔干巴巴地回应了一句,“我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孟加拉人送死的,只要他们采取行动,我必定会跟随前去。如果舒勒或是伯顿在此期间派人来传递情报,记得做好必要的伪装。”
对孟加拉人的大胆行动,麦克尼尔总体上持悲观态度。他希望谢里夫·罗易三思而后行,但比Z集团的指挥官拉赫曼上校更焦急的罗易显然更盼望着早日打回达卡。于是,在匆忙地再次分派人手管理当前掌握的控制区后,谢里夫·罗易于6月27日再次出兵,向杰索尔东北方向的达卡前进。
从杰索尔到达卡要横渡两条大河,沿途又有巴基斯坦军队设下的重重障碍阻拦。之前麦克尼尔和罗易通过种种方法抵达达卡和快速逃离时都幸运地没有遇到巴基斯坦军队的大力拦截,这一次他们注定是避不开敌人的封锁线了。第一道障碍是恒河的支流戈莱-马杜马蒂(Gorai-Madhumati)河,巴基斯坦军队沿河流设置了许多防线,以阻拦孟加拉游击队的渗透。已察觉到了孟加拉人动向的巴基斯坦军队没有留给对手多少可乘之机。
接到了上级作战单位发来的最新情报后,谢里夫·罗易转而打算优先歼灭戈莱-马杜马蒂河西侧的敌军。这其中有不少部队都是在先前的攻势中败退的,而且他们被隔在河对岸也同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有关。挡在罗易必经之路上的只有上次攻打杰索尔时的手下败将第15边防营,这支部队后撤到了阿帕拉(Arpara)固守附近成片的寺庙,并和周边城镇的敌军形成了呼应之势。
兴致勃勃的罗易决定在战斗中投入他们刚刚训练的装甲猎兵,麦克尼尔也没有表示反对。他只是友善地提醒罗易,别让德军的秘密落到敌人手里。
27日深夜,罗易所部游击队约2000人向据守阿帕拉的巴基斯坦军队发起了猛攻。身穿印军仿制的德式动力装甲的孟加拉装甲猎兵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他们的任务是攻击那些被敌军当做了护身符和挡箭牌的寺庙。
“敌人确实有一套,他们把附近属于各个宗教的寺庙全都征用来当做据点了。”麦克尼尔不禁哑然失笑,看来巴基斯坦人对教法的尊重值得怀疑,“但他们本不该有这么多兵力……”
据参加第一轮进攻的装甲猎兵报告说,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以至于本应能在高烈度巷战中支撑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动力装甲没过多久就千疮百孔了。并不打算袖手旁观的麦克尼尔在把自己的动向托人告知了罗易后也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他刚来到寺庙外面就瞧见连成一片的寺庙建筑群围墙附近和建筑上方遍布敌人的火力点,其密集程度足以让某些人的密集恐惧症发作。呼啸着的子弹从他耳边飞过,有那么几颗险些直接击中他的脑袋,但这种程度的场面已经再难让麦克尼尔震恐了。
麦克尼尔看了一眼北方已经化为火海的另一座村庄,投入到了战斗之中。通向寺庙建筑群的道路上没有掩体,他必须和其他装甲猎兵一样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行突破。普通的士兵必然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殒命沙场,类似的惨重损失或许是德军当年在东线投入大量装甲猎兵的主要原因。不过,麦克尼尔所依靠的当然也包括斯塔弗罗斯训练出来的临时工炮兵们,只要那些人能为他们提供一定程度的掩护,是否命中目标并不重要。
三五成群的装甲猎兵们已经抵达了寺庙建筑群下方,并着手突破围墙。上方的守军见状,立即向着下面的敌人投掷手榴弹或发射榴弹,把许多来不及躲避的装甲猎兵炸得人仰马翻。同样抵达围墙下方的麦克尼尔让动力装甲全速朝着围墙出拳,却没能砸穿墙壁,这令他惊讶的一幕促使他重新思考印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