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B-EP2:棕榈树下(1)(3 / 4)

加入书签

p; 见伯顿已经睡着了,麦克尼尔扫兴地宣布散会。他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这才不紧不慢地离开啤酒馆。距离起义军在帕拉伊巴河谷的大败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包括第四骑兵团在内的大部分作战部队撤回了圣保罗州境内整顿,他们需要时间补充兵员和物资。这为麦克尼尔争取到了一些时间,他抓紧机会联络上了岛田真司并同战友们商量对策,同时希望尽快找到下落不明的卡萨德和舒勒。没有卡萨德的经济支持和舒勒的头脑,许多看起来简单的问题都会变得无比复杂。

    帕克抬着伯顿离开啤酒馆,刚走过两条街就发现伯顿已经醒了。他责怪地拍了伯顿一下,想让对方给个说法。

    “喂,你别瞪着我啊。现在的局面明摆着是谁来做决策都没意义的情况,因为不可控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伯顿醉醺醺地开口了,他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散漫,“与其为了自己掌握不了的事情而发火,我还是觉得多找几个女人更实际一些,起码那是真实的。哎,你要不要一起来?”

    “没兴趣,我是有家有业的体面人。”帕克侧过脸,他比麦克尼尔更了解伯顿的某些作风,“可不像你啊,连扫墓的人都找不到。”

    “有家有业的后果就是子孙后代被拉去充军嘛,还不如没后代呢。”伯顿学着帕克的语气阴阳怪气地说着,他不必担心这么说会得罪帕克——麦克尼尔以前和伯顿说过,帕克脾气最大的时候曾经公开把gdi的全部领袖骂了个遍,并直呼理事会人均有智力障碍。“人哪,认认真真过好上帝发给你的寿命才是最实在的,别的都没意义。”

    伯顿这一句话戳到了帕克的痛处,身经百战的gdi特种兵指挥官过了好久都没能说出半句反驳的话。看在上帝的面子上,假如说他在80岁之前还希望自己的后人都能为了人类的共同事业而从军,等他快到100岁的时候,这种念头就越来越淡了。因此,他才会在得知自己的孙子竟然又重蹈覆辙当了军人后如此地懊悔,那正是他想要竭力避免的。见帕克忽然哑火了,自知说错了话的伯顿也沉默了下来,两人一前一后地在行人稀少的街道上走着,缓慢地融入了生机一日比一日少的城市。

    结束了这场临时会议的麦克尼尔赶去附近的征兵处休息了一阵,而后返回临时指挥部去寻找卡尔多苏上校。第四骑兵团的士兵和牲畜伤亡情况在参战的圣保罗远征军部队中算不上多么严重,至少比不上直接参加了阿古拉斯内格拉斯攻城战斗的步兵作战部队,但这支直接归第二步兵师指挥的骑兵部队仍然得到了后撤休整的机会。

    卡尔多苏上校从返回圣保罗的那天开始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直忙于办公。从帕拉伊巴河谷东侧惨败而归的经历严重地打击了许多起义军指挥官的信心,那狼狈不堪地撤退的惨痛经历更令劫后余生的士兵们担惊受怕。军事物资和战斗意志,这二者当中,起义军至少应当具备其中一方面的优势。若是二者皆无,则后果不堪设想。

    迈克尔·麦克尼尔换好军服,穿过被起义军士兵们把守着的街道,来到了卡尔多苏上校的办公地点。

    “长官。”他站在门口敲了敲敞开的房门,又向着卡尔多苏上校敬礼,“征收马匹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下一批新兵预计要再过两个星期才能到位。如果我们要重返帕拉伊巴河谷,也许我们该在出发之前将部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我们不去帕拉伊巴河谷了。”

    “是啊,得多做些准备才行。”麦克尼尔的反应明显地慢了一拍,“等等,您说我们不需要去帕拉伊巴河谷了?”他松了一口气,却又感到怅然若失。帕拉伊巴河谷的战况始终牵动着他的心,那里的每一个变化都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我们要赶赴哪一条战线?”

    “南线。”卡尔多苏上校的军服上半部分的纽扣都没系好,露出了里面那件发灰的白衬衫,“虽然南里奥格兰德州恢复了同我们之间的联络并已经派出了支援部队,但敌军已与近日在南线登陆……试图切断南里奥格兰德同我方的联系。”

    卡尔多苏简要地说明了情况,他相信麦克尼尔马上就会明白的。然而,麦克尼尔却还是纹丝不动地站在办公桌前,那浑浊的双眼里写满了疑惑和不信任。

    “我不是很能理解这个决定。”迈克尔·麦克尼尔将手中的文件放在办公桌上,后退一步,抬头挺胸地直视着卡尔多苏上校,“圣保罗的护宪军同整合运动的走狗战斗了三个多月,这是有目共睹的。在此期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