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1:合流(11)(3 / 4)

加入书签

们。”

    “那你是不是照抄了未来科技公司的设计方案?”坐在一旁的伯顿插话道,“看起来太像了。”

    “自己抄自己也算得上抄袭吗?”麦克尼尔推了伯顿一把,“老兄,你是不是忘了舒勒博士早年为谁工作啊?”

    彼得·伯顿认真地回忆了一下,马上机智地闭上了嘴。

    “不仅是未来坦克x-1,我希望能够复现我们在前两个平行世界见到的那种……【拥有自我思考能力】的ai。”舒勒满不在乎地挤出一个很标准的礼仪性笑容,“麦克尼尔以前跟我说过nod兄弟会的电子生化人军团,也就是由cabal指挥的天灾……老实说,这些东西都没有真正的思考能力,只有用于战斗和杀戮的逻辑判断功能。不说这些了,这款地面无人机还做不到那种程度。”

    年轻的战士脱下被打湿的外套,心里冒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之前有一群穿着青色制服的武装人员冲入马尼拉,对市内居民进行无差别攻击。若不是血盟团可能和他们达成了某种协议,我看他们甚至会连血盟团一起攻击。”麦克尼尔准备继续转移卷入冲突的各方的视线,“舒勒博士,你跟着这群东盟军一起抵达,肯定清楚他们的——”

    “不,舒勒博士不知道详情。”伯顿连连摇头,“他不是亚洲人,就这么简单。”

    埃贡·舒勒的眼皮抖了几下,但他什么都没说。麦克尼尔心知他们在人生地不熟的东南亚地区谋生,各有各的苦衷,没必要强求对方理解彼此的处境。然而,如果连舒勒都在此事上无能为力,其他人就更加不可能帮上忙了。

    零星的爆炸声和枪声变得越来越稀疏,城市再度恢复了夜间应有的寂静。麦克尼尔的餐馆明天还得继续经营,他邀请舒勒去他们目前暂时栖身的公寓休息,但舒勒解释称自己还有其他工作,比如说拜访大学城内的几个重要人物。麦克尼尔明白双方之间的分工,由学者去拉拢学者当然更合适一些。

    “看来这件事没有咱们插手的余地了。”回到公寓后,他们连抱怨和吵架的心思都没了,只想着赶快休息。向来相信更高的风险意味着更多机遇的伯顿为他们失去了一个走运的机会而暗自苦恼。

    “我可不这么认为。”博尚正在考虑着买一点麦克尼尔使用的劣质安眠药,“他们进攻的架势看起来很大,但是实际投入的兵力跟这座城市的规模相比……有点少。或者说,假如把马尼拉市区内所有民兵武装的总人数视作在原有状态下保持城市治安的最小规模,那么新驻扎进来的东盟军是没办法维持治安的。”

    “没错,而且一定会有一次大规模的叛乱。”麦克尼尔打了个响指,“好了,大家先睡觉,明天早上再讨论这些也不迟。”

    “现在已经是【明天】了。”伯顿没忘了纠正麦克尼尔的错误。

    第二天一大早,麦克尼尔便披上外套出门了。附近的街道上除了负责维持秩序的血盟团民兵之外,还不时地有履带式无人装甲车大张旗鼓地从街道中央穿过。这些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街上的绝大部分车辆碾碎的庞然大物严重地影响了交通,但没有哪个司机敢用喇叭催促它们尽快前行。跟同样身为血肉之躯的士兵讲理,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跟无人机讲理,那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麦克尼尔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既然大学城方向的工作已经由舒勒来负责,他便决定去到俄罗斯人那里找一找青衣人的线索。他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穿着血盟团的褐色制服、把带有一条白色横杠的臂章佩戴在手臂上,大摇大摆地走在路旁而不必担心引来额外的麻烦。血盟团背后的兴亚会及东盟军已经控制了城市,如今血盟团民兵的身份不仅不是一种会引起反感的耻辱标签,反而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护身符。

    越是接近贫民窟,从麦克尼尔身边经过的居民中的白人就越多。等到麦克尼尔抵达贫民窟所在市区附近时,白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或许连东盟军都不打算理睬这里,他们只是草率地用大量履带式无人装甲车封锁了贫民窟,只要有谁敢从里面冲出来,就一定会受到血盟团民兵的严格搜查。处于被淘汰边缘的无业游民必然是诞生潜在犯罪分子的重灾区,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当然,血盟团民兵还不至于把枪口对准同样穿着血盟团制服的伙伴。麦克尼尔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