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4:血海沸腾(2)(2 / 5)

加入书签

    这倒是个用于躲避麻烦的好方法。韩军可以把那些坐镇后方指挥部的指挥官叫去接受审查,但他们不可能有机会逐一将前线的士兵也叫到后方接受调查,更不必说在市内战况依旧胶着的当下,任何一个普通士兵都不能随意离开岗位。柳成禹按照上级的命令把部分士兵调走,其后果便是这条防线近乎变得不堪一击,所幸朝军没有在此期间大举进攻,而是继续象征性地朝着废墟中开炮。

    士兵能做的一切终归微不足道,麦克尼尔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为了帮助韩国人打赢这场战争,也为了让他自己能够在战后的韩国获得安稳的栖身之所,麦克尼尔甚至比大部分韩军士兵更加拼命地战斗,他的躯体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弹孔,其中一些伤势足以危及他的性命。纵使如此,他获得的也不过是上级的象征性表彰和一个相对而言显得正规的士兵身份。没有额外的物资,没有额外的薪水,也没有勋章,即便是正式的公民身份也需要他冒着生命危险前去争取。

    那正是麦克尼尔愈发地怀念合众国的另一个原因。向所有处于困难中的人们伸出援手,未来或许能够换取他们尽心尽力的回报。

    “从理论上来说,换岗的时间也该到了。”伯顿检查了一下时间,“他们总该记得什么时候继续对付敌人……别把精力全都消耗在内斗上。”

    “他们不会的。”麦克尼尔恢复了一点自信,“等下一批士兵到来,我们就立刻去找柳上校。”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中,他们又捉到了三名试图从这处街区附近通过的朝军士兵。麦克尼尔击毙了其中一人(他看到目标的脑袋炸开了),并击伤了另一人;伯顿则只击毙了一名士兵。谁也不清楚被麦克尼尔击中腹部的朝军士兵躲在什么地方,众人猜想那名士兵一定会在不久后死于失血过多,于是便不再关注消失在视野中的敌人。朝军间歇性地向着防线附近开炮,但没有任何一发炮弹落在这栋建筑旁。米拉操控着无人机去附近的街道调查情况,也没有发现其他朝军士兵的踪迹。

    “这里目前是安全的。”她向麦克尼尔汇报道。

    “就是说,下一个小时或者明天也许就不安全了。”麦克尼尔开玩笑般地说道,“那个说法也许没错,朝鲜人没有完全做好迎接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他们的备战程度几乎和韩国人一样地糟糕。如今他们若是想要展现出更为强大的实力,一定会把压力转嫁到公民身上。不幸的是,那种原本就不太牢靠的经济肯定会濒临崩溃,到时候战争本身能否继续维持下去也成为了大问题。”

    “行了,朝鲜人有朝鲜人的打算。”伯顿听到这些乐观的估测,逐渐地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神情,“这里应该留一些无人机,那样一来我们就能立刻知道是否有敌人入侵了防线。现在,该轮到我们去找柳上校了。希望他没有被那些家伙抓起来。”

    麦克尼尔熟悉附近的一草一木,他时常地穿梭在前线和广场附近的指挥部之间,所有的路线都被他牢固地记录在脑海之中。这样做不仅能让他在敌军的猛攻之中迅速地找到最安全的逃生道路,也有助于他仔细地研究朝军特殊作战部队采取的惯用战术。明海俊在混战中身受重伤后,暂时还没有重新出现在战场上。在这些由流亡者组成的亡命徒再一次集结起来之前,麦克尼尔已经准备好了对付他们的新奇策略,或许他需要的只是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柳成禹的第一机甲机械化旅团指挥部设立在那座银行大楼之中,麦克尼尔曾经单枪匹马攻入大楼并炸死了据守大楼的朝军少佐。他以为自己能因此而获得一枚勋章,尽管他等来的只是柳成禹那敷衍了事的表述,麦克尼尔依旧相信韩国人会想办法回报他的英勇奋战。不管他同其他士兵相处时遇到过多少让人不悦的摩擦,有这些和他关系融洽的军官在这里主持大局,那些细节在更强悍的敌人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轻车熟路地沿着同一条路线回到广场旁,麦克尼尔发觉连广场附近的守军数量都明显地减少了。他不禁为那位从未谋面的陆军参谋总长的草率决定感到担忧,万一朝军趁着这个机会突然大举进攻,无论兵变中的赢家到底是谁,最终的胜利者都会是朝军。

    “连后门的卫兵都不在。”伯顿瞠目结舌,“……指挥部里,说不定也没人?”

    “我们得认真地看一看。”麦克尼尔试探性地推开了门,眼前是空荡荡的走廊,“好吧,也许他们临时放假了。我们去楼上找找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