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3:白头(20)(2 / 4)
军大将对这个以突破包围网为核心的作战计划完全知情,并且在战前也参与了计划雏形的制定工作。至于陆军中将这一级别,除了提出部分关键战术的安忠焕中将外,其他数名将军分散在各地(不在首尔市区),李观默大将无从核实有关泄密的细节。
谁也没有理由泄密,这是他们的国家,也是他们自己主管的军队,输掉战争对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好处。不管是从利益还是出身角度判断,李观默大将找不出有嫌疑的陆军将领。
“安将军,你怎么看?”
“军队没有泄密。”安忠焕中将那浮肿的脸在昏暗的灯光照耀下显得更夸张了,“当然,我们都尽力了,所有作战部队的指挥官也充分地发挥出了应有的实力……如果阁下执意认为泄密就是军队的责任,那我还是建议她在处分对应的军官之前先看一看是不是身边出了卧底。”
“就是这样。”殷熙正大将忙不迭地开口了,“那些在战争爆发前支持敌人的什么议员、活动家,全都是可疑的通敌派。该为这件事负责的恰恰就是他们,现在是战争期间,他们还妄想自己可以不受控地行使那些除了给管理各项事务造成混乱之外毫无意义的权利……”
在将军们惊愕的目光中,李观默大将举手示意乱哄哄的会议暂停,他本人和安忠焕中将一前一后地走出了会议室,把这里留给了殷熙正大将。合参议长离场后,会议室内的气氛居然莫名地变得缓和了许多,或许是因为陆军参谋总长根本不必装模作样地扮演着调和者的角色吧。
长桌的一侧是合同参谋本部中拥有实际指挥权的大将们,另一侧则是仅仅因为这场保卫战才有机会进入这个会议室的师团长们。在大多数会议中,他们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中听着上司们互相争执和发表自相矛盾的意见,而他们关心的只是怎样把那些近似天方夜谭一般的计划付诸实践。许多师团长在巷战中耗尽了手下的兵力,不得不从市民之中临时征召新兵填补空缺,这让他们麾下的军队战斗力进一步下降。少数保持着部队结构的指挥官则受到他人的羡慕,那也许是由于他们从未在任何一场足够残酷的战斗中充当主力。
第八师团指挥官黄闵少将从后排的椅子上离开,走向阴沉着脸的殷熙正大将。
“总长。”
“黄将军,你和你的属下守住了那片阵地,这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好消息。”见到第八师团的指挥官到来,殷熙正大将的脸上总算浮现出了笑容,“那个挡住了敌军特殊作战部队的代理旅团长,叫……叫什么来着?”
“柳成禹大领,本来是参谋长。”黄闵少将连忙回应道,“他在上司受重伤后临时接管了指挥权,直到现在。”
看着殷熙正那张胖脸上的笑意,黄闵少将把剩下的半截话全部咽了回去。柳成禹是个脱北者,这是任何一名将军稍微用点心就能查到的明确信息。既然殷熙正还在因为这种象征性的胜利而高兴,黄闵没必要趁着这个时候自讨没趣。刚才大家还说脱北者可能是泄露情报的间谍,就算一个陆军大领没机会接触这种级别的机密,万一殷熙正因为被扫了兴致而迁怒于黄闵,岂不是断送了师团长战后升迁的希望?
平心而论,在突破包围网的作战失败后,首尔市内所剩无几的亮点便是第一机甲机械化旅团成功地从朝军手中夺回一块重要阵地并顽强地抵御住了朝军的反扑。其中,神出鬼没的朝军特殊作战部队也曾经向着广场附近的银行大楼发起突袭,但在第一机甲机械化旅团设下的埋伏中惨败,听说连那支敌军部队的指挥官都在战斗中身受重伤。既然总体战略方面找不出功臣,拿小规模胜利安慰下方的士兵和市民总归是可行的。
“要是他能活到战争结束,我们总是要为他找一个和旅团长相称的新职务才行。”殷熙正在头脑中为年轻一代指挥官的前程稍微地关照了几秒,而后便把心思放在了如何让军队摆脱嫌疑上,“只有军队从上到下保持着团结,才能取得这样的胜利……随便地撤换司令官,不仅会让其他将军感到不安,也无法让士兵信服。”
“阁下为什么会怀疑是我们泄密呢?”黄闵少将疑惑不解,“她应该很清楚,我们缺乏泄密的理由。”
“这正是让我感到忧虑的一点,说不定是那些议员干的好事。”说到这里,殷熙正大将心中那股火气又涌了上来,他把右手扣在桌子上的头盔上,以此保持着镇定,“每隔几天就说要调查,又是怀疑军队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