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3:白头(10)(2 / 5)

加入书签

脑去劝麦克尼尔借着这个机会拉近和米拉之间的关系。

    【海神……我觉得这个谜题暗示着敌人可能来自海上,比如说在海洋中掌握着霸权或是其生存依赖于海洋的组织。】刺耳的哨声不合时宜地响起,伯顿无奈地示意麦克尼尔赶快跑去集合,【现阶段而言,不谈我们的主观印象,单说账面上的数字,拥有全球第一强大海军的国家是大东合众国。考虑到他们向来把东亚视为自己必须获取的势力范围,这海神说不定就是指可能从背后干预这场战争的大东合众国。】

    麦克尼尔也拿到了李林对伯顿的提示:【不要让亚伯拉罕献祭和放逐自己的儿子们。】

    “……最近经常有北韓军试图进攻地下掩体设施,他们的图谋必须被挫败。”叼着电子烟的丁龙汉大尉趾高气昂地在士兵们面前喊着口号,“要对胜利抱有信心,我们的军队正在东北方向发起突袭,敌人的攻势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毫无进展……”

    至于首尔的局势,谁也不想多谈。光是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朝军士兵已经让人绝望,更多地说起战局何等不利并不能让士兵鼓起斗志,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快地选择投降或是逃亡。在老兵普遍伤亡惨重或经历了失控事故而下落不明后,补充到战线中的新兵面对着敌人的冲击能站在原地而不是转过头逃跑,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素质。

    一些看似荒谬的预测最近在朝军的攻势上得到了验证。经截获情报和多方侦察后汇总的结果认定朝军因补给不足而受到了严重削弱,以至于无法持续地冲击韩军在市区内的防线。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朴光东担心前线部队反戈一击而故意不给他们提供补给,也有人认为是朝鲜人从最开始就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工作,更有一些完全的乐观派声称是大东合众国撤回了经济援助才造成朝军忽然萎靡不振。无论事情的真相更接近哪一种,韩军要是想在这场围攻中争取主动权直到突破包围,无疑要利用好敌人的偶发衰弱。

    虽说伯顿平时没少抽出时间为丁龙汉大尉办私人业务,但是到了需要上战场的时候,这份私人交情根本不可能让丁龙汉大尉把他们从敢死队名单中移除——不如说麦克尼尔和伯顿都渴望着用下一场战斗换取更多的功绩并证明自己的价值。简要地向属下说明了最近的情况后,丁龙汉大尉下令各小队分批前进,他们的目标是附近广场周边的商业建筑。朝军在广场上构筑了堡垒,形成了交叉式火力网,韩军之前的进攻皆以失败告终。

    “……基利安女士怎么没来?”伯顿检查着弹药数量,每天他都担忧着军需官告知他们弹药快用光了,“她最近应该总是跟着你才对。”

    “昨天出了点事故,她受伤了,不太适合参加这种激烈战斗。”麦克尼尔简要地把意外掩饰过去,“我说,你每次开启新话题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女人,这习惯要改一改了。等战争结束了,你就是整天泡在夜店里也不会有人管。”

    “为什么要改?”伯顿一连抓了五个弹匣,他刚准备离开弹药箱,又跑回来勉强地在背包中塞进了另一个,“我很诚实,想什么就说什么。”

    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会使得朝军更轻松地发现韩军的动态,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地下设施迂回,尽管那么做的最大附带风险是朝军顺藤摸瓜地发现了地下设施并转而威胁到了市民的安全。丁龙汉大尉早有打算,他提议利用地铁绕道,并拿出侦察兵之前的报告,说朝军在地铁中的防守一向较为薄弱。

    “那他们为什么刻意放过了这里?”望着幽深的隧道,伯顿使劲地咽了一口口水,他不确定下面到底藏着什么。连麦克尼尔都被神秘的入侵者影响了,他不认为自己能幸免于难。一想到自己会和那些失控的韩军士兵一样把身旁的同伴和战友当成敌人,伯顿不由得感到不寒而栗。

    迈克尔·麦克尼尔打开了头盔上的探照灯,向着后方的韩军士兵摆手,自己单独走了下去。直到顺着台阶步行到过去的站台检票口附近时,他才发出了安全信号,允许其他士兵进入。

    “你刚才说什么?”

    “朝鲜人怎么可能刻意留出这么明显的破绽嘛。”

    “说不定他们的人手也不够用。”

    麦克尼尔随口询问几名韩军士兵对于朝军目前态势的态度,得到的答复千奇百怪。总体而言,他们确实相信朝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并认定敌人对首尔的围攻会伴随着援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