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1:釜山行(13)(3 / 5)

加入书签

驰电掣地在釜山的大街上穿行着,通过随时更新从交通系统获取的数据,车辆能够避免一头扎进堵车地段,前提是不会有许多车辆在同一时间挤进同一条路线。麦克尼尔还在试探着对方,当任队长批准了他的行动后,麦克尼尔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以任队长的真实身份,调查某家公司势必引起警惕,虽然这不会导致被调查的一方采取激进的对抗措施例如暗杀,却可能让幕后黑手开始销毁证据。让麦克尼尔去代替他调查,结果则完全不同——说不定他还能借此刺激试图将麦克尼尔这个小角色除掉的敌人自乱阵脚。

    姜顺德藏身的仓库,归属釜山当地的一家企业【东莱物产】管理。某个企业的某座仓库附近出现了正在活动的日本人和连环杀人犯,并不能说明企业本身涉嫌犯罪,或许这只是企业中部分员工或管理人员的失职造成的。然而,假如将【东莱物产】的实际控制者辛明治的所作所为和这些现象联系起来,那么这家企业也将无法摆脱嫌疑。

    “辛明治长期住在日本,很少回韩国。”麦克尼尔转述着他从伯顿那里拿到的情报,“你应该比我更了解这些可能属于重点监视对象的大人物……他的父亲辛继勉,在韩国从日本的统治下获得自由以前,从里到外都是个十足的日本人。”

    “这我知道。”任队长认可了麦克尼尔的说法,“听说辛继勉一直为自己【被迫成为韩国人】而感到羞愧,他等待了三十多年,终于在七十年代成功地入籍日本,只是他的子女为了经营企业而需要保留韩国人的身份。不瞒你说,这辛家人哪,在我们韩国早就引起不满了。”

    辛明治继承了父亲的一切习惯和思维方式,为了逃避他并不认同的【同胞】的抨击,这位企业家选择长期居住在日本,这样他就不必面对韩国人的抗议了。在日本,生活和思维方式高度日本化的辛明治有着许多同他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这从【东莱物产】的商业活动中可以直接看出。日本人也许没有学会妥善地修饰这些企业在外界的形象,当麦克尼尔发现一部分从内务省卸任的官员总是前往对应的企业担任顾问时,辛明治的活动就变得更加可疑了。更大胆的猜测是,说不定辛明治本来就领着日本内务省的津贴。

    “好,这也算是一个可行的调查方向。”不知不觉间,轿车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自行来到了一座四面八方都被高墙围起的院子附近。麦克尼尔知趣地停止了发言,他必须学会在对应的场合保持沉默,他的长相不能帮助他赢得额外的尊敬,反而会使得周围的每一个人把他当做潜在的犯罪分子。这种冰冷的现实令麦克尼尔伤感,同时也让他越发地坚信自己原本的选择是正确的。所罗门说得对,千万不要随意歧视任何人,没有人能预料自己是否会落到同样的地步。

    连公司都学会了广泛应用自动巡逻机器人,警察和军队没有任何不这么做的理由。麦克尼尔紧张地跟在任队长身后,这样门口唯一的警察就不会将他认成需要被抓进警察局认真修理的难民了。

    那名认真负责的警察拦下了任队长,礼貌地让他出示可用的证明。

    “……我应该已经约好了。”任队长自言自语,“告诉你的上级,第八局的任副理事来调取资料。”

    “第八局的任副理事?”这名警察茫然地摇了摇头,“不认识。抱歉,我们有规定,没有身份证明是不能进入的。”

    没有任何一个情报人员会把证件带在身上,那等于让敌人随时随地能顺藤摸瓜地把同他本人相关的上级和下级全部揪出来。麦克尼尔努力憋着笑,看着任队长手忙脚乱地告诉那个守门的警察去把上级叫来。几分钟之后,比看门的警察略胖一些的警官出现在了紧闭的大门前。本以为能顺利解决问题的任队长又碰上了钉子,这名巡逻队队长也不认识他。

    “你笑什么?”

    “没什么。”麦克尼尔终于忍俊不禁,“我是认真的——他们要是认识您,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好在巡逻队队长似乎也明白眼前这个戴着眼镜的【文明人】不是来捣乱的,在对方的敦促下,他决定打电话给自己的另一个上司核实情况。

    “直接联系你们的系长,就说第八局的任副理事在门外等着。”

    没过多久,电话中就传出了一个带着七分困倦和三分傲慢的声音:

    “哦?任副理事到了?让他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