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全新的坐标点(2 / 3)

加入书签

落在了桌子上的线装书上。

    那本书,是他前几天去县里,特意从文化馆黄老那里借来的。

    书名,叫做《古代航海堪舆术》。

    这是一本极其冷门的古籍,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早已被现代航海技术所淘汰的航海秘术。

    陈峰之所以借它,只是想从中,了解一些古代航行者的思维方式,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启发。

    他随手拿起,将那本古籍翻了开来。

    书页早已泛黄发脆,上面用竖排的繁体字,记录着各种奇特的知识。

    陈峰一页一页地翻着,其中一段关于星象定位的记载,猛地击中了他。

    那段记载写道:“极星不动,众星拱之。凡大洋远航,夜辨四方,皆以此为据。”

    “然沧海浩瀚,毫厘之差,千里之谬。”

    “欲求精微,当择特定之时节,如冬至于子夜,取极星之位,合以特定之洋流交汇之枢纽,可得毫厘不差之天海坐标。”

    冬至,子夜,北极星,洋流交汇。

    这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词语,组合在一起。

    瞬间就引出了陈峰脑海中,那段被他忽略了许久的记忆。

    他再次翻开父亲的航海日志,翻到后半段。

    找到了他之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记录。

    那段记录,写于同样风雨交加的冬夜。

    父亲的船,因为风暴,被困在了一座荒岛上。

    那天的日期,恰好是冬至!

    日志上这样写道:“风暴不止,归期无望,还好有孤岛暂避。”

    “晚上,风停了,乌云也散开。到了半夜十二点,天空彻底放晴,能看见满天的星星。”

    “北斗七星的形状清晰可见,顺着斗口的方向看过去,那颗最亮的北极星,就固定在那个位置。”

    “闪闪发光,好像在指引回家的路……”

    以前,陈峰只当这是父亲在孤岛之上,触景生情,抒发思乡之情的随笔。

    可现在,他将这段话,和书中的记载联系在一起,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这不是随笔,而是坐标。

    父亲用极其隐晦的方式,记录下了精准的坐标。

    陈峰一直没弄明白的洋流交汇之枢纽,一定就是古地图上,所标注的“X”形标记。

    三个要素,全部齐备!

    陈峰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他颤抖着手,将两张海图,以及父亲日志中的那段观星记录,全部放在一起。

    又拿出纸笔,开始进行最后的演算。

    一个全新的坐标点,渐渐在他笔下浮现出来。

    那个点,并不在陈峰之前圈定的任何一片海域之中。

    而是要更加向东,深入到了那片被称为海上百慕大的禁忌海域,最深处的鬼见愁海沟之上。

    陈峰豁然开朗。

    原来,父亲当年,并非没有找到龙骨的位置。

    他不仅找到了,更是用这种智慧的方式,为自己留下了打开这扇宝藏之门的钥匙。

    巨大的喜悦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沉重的压力。

    坐标所处的位置,风浪比陈峰之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