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分段施工(1 / 3)

加入书签

    红星滩涂养殖场,这个承载了陈峰所有野心的项目,正式进入了大规模的基建阶段。

    县建筑公司的周启明经理,确实是信守承诺。

    他派来了自己手下最精锐的施工队,还将公司里为数不多的几台推土机和拖拉机,全都调了过来,优先供给陈峰的项目使用。

    一时间,村东头那片荒废了几十年的盐碱滩涂上,机器轰鸣,热火朝天。

    按照周启明和他手下技术员的保守估计,光是第一期工程,就是要修建那道长达数百米,足以抵御强风浪的拦水主堤坝。

    以及开挖第一批育苗池,还有虾池。

    整个工程土方量巨大,技术要求也不低。

    没有三个月的时间,根本拿不下来。

    工程真正开始后,所有人都被陈峰这个总指挥,所展现出的管理能力震撼了。

    开工的第一天,陈峰并没有急于让工人们大干快上。

    他将周启明和施工队里所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全都召集到了一起。

    开了一个长达数小时的施工动员暨技术交底会。

    工棚里,只摆着一张破旧的桌子。

    上面铺着一张,被陈峰修改了无数遍的规划图。

    “周经理,王师傅,各位老师傅。”

    陈峰指着图纸,有条不紊的阐述着他的施工理念。

    “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先修完主堤坝,再开挖池塘,最后再修建蓄水池。”

    “这样虽然稳妥,但效率太低了。”

    “一个环节卡住,所有的工程就得停摆等着,浪费时间,也浪费人力。”

    “我的想法是,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

    “我建议,将整个施工队,连同村里来帮忙的壮劳力,分成三个独立的作业组。”

    “第一组,由王师傅您亲自带领,挑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专门负责整个工程最关键的核心建设。”

    “二组人数可以少一些,但需要细心的工人。”

    “我兄弟赵磊,做事稳重。让他带着人,负责第一批育苗池的精细化开挖和平整工作。”

    “这个活技术含量不高,但要求精度。每一寸的坡度,都关系到未来的水流循环。”

    “三组人数最多,就由李浩,带着村里的青壮劳力组成。”

    “他们负责的是技术含量较低,工程量却最大的辅助工作。”

    “比如去后山采石场开采石料,用拖拉机运输,以及水泥的搅拌,还有虾池区域的大面积土方开挖。”

    “这三个组,看似独立,实则是环环相扣,可以并行操作。”

    陈峰用笔,在图纸上画出了清晰的流程箭头。

    “一组修堤坝需要石料,第三组就专门负责供应。”

    “二组挖池塘需要用到推土机,等第一组的地基工作完成后,推土机就可以立刻转场,无缝衔接,绝不闲置。”

    “这就叫分段施工,交叉作业。”

    陈峰将后世建筑工程领域的流水线管理和并行工程理念,清晰地展现在了这些八十年代的工人们面前。

    起初,以王铁柱为首的那些老师傅们,对他这套闻所未闻的歪理邪说,还抱着几分怀疑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